第57章 撤兵(1 / 2)

七日之後,周朝朝堂之上,兩份戰報分別來自彭城和北境。彭城的戰報是吳冠的手書,上麵列舉了對彭城之戰的客觀分析以及東吳求和的要求,並向周帝提出撤兵的建議。

來自北境的戰報則是北辰陳兵二十萬欲發戰事的加急戰報。

周帝一臉陰沉的看著群臣,他將兩份戰報所傳達的信息在腦子裏又分析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父王,北境戰事刻不容緩,必須要火速發兵才能保北境不失!”姬誠一身滾空袍格外顯眼,此時的他已經被立為了儲君。

“我也知道要火速發兵,可是這幾年我軍兵力都壓在彭城,國內可調動的兵力不足十萬,如何發兵!”

“臣保舉一人可以少勝多,解北境之危”兵部尚書李連旺站了出來。

“哦?李愛卿說來聽聽。”

“大將軍趙毅閑賦在府多年,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聽到趙毅的名字,周帝又陷入了沉思,當年太子謀反案因趙毅和太子關係匪淺,所以被閑賦在家,說是閑賦其實就是軟禁。

太子行刑那天,雖然趙毅並沒有參與劫囚,但是周帝對他的監視並沒有減少半分。

隻是這些年趙毅並無非分之舉,所以周帝早已經對他放下了芥蒂,如今李連旺出麵保他,周帝也覺著這次北境之危,派趙毅去最合適不過。

就在周帝點頭想要下旨之時,姬誠忽然站了出來。

“啟稟父王,兒臣覺得啟用趙毅十分不妥,以十萬對二十萬,雙方兵力太過懸殊,就算趙毅是用兵奇才,也不敢保證百分之百可以勝利。

而且北境邊防各將領皆與趙毅有舊,萬一他真有反叛之心,此舉無異於放虎歸山,畢竟。。。。。。”

姬誠的話並沒有往下說,不過周王心中已經了然。

太子謀反一案,這些年他不允許任何人提及,這件事如同一顆刺一樣的深深的紮在他的心裏,每每有人撥弄這根刺,就會讓他痛徹心扉。

再加上這些年姬誠結黨營私,對他多有架空,周帝對當年之事有些後悔。

“不啟用趙毅,你說要啟用誰,你說這滿朝文武誰還能打的贏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這。。。。。。”

姬誠環顧四周,卻時朝中無人可以擔此重任。姬誠輕歎一聲,然後對周王說道:

“為今之計還是將吳冠從彭城撤回來,方為上策。”

“彭城之戰,我們幾乎是傾巢而出,如今說撤兵就撤兵,那前期投入的心血乞不白費了?”周王厲聲訓斥。

“彭城戰事焦灼勝負難分,我們的糧草補給已然快跟不上了,若北線在入焦灼,我們就會麵臨兩線作戰的窘境。

如今當以雷霆之師速解北境危機方為上策,還望父王三次啊!”

“請聖上三思!”

群臣在姬誠陳述完後,很自覺的就齊齊的跪了下去,這種情景在這幾年已經屢見不鮮了。

周帝看見群臣這番模樣,隻得點頭同意,再加上姬誠所說句句在理,即便他想讓趙毅以奇兵解決北境之危,也不得不選擇了這最穩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