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識愁滋味-周彥篇(上)(2 / 2)

那年的八月,小姐被選進了宮。三個月之後,中官到府裏宣旨,小姐被封了妃。我並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但看到府中的人都興高采烈,也知道是一件喜事。然後,府門上的匾額換成了“謹寧府”,所有人見了老爺,都高高興興地改稱侯爺,隻有他見了老爺就繞著走,半年沒和老爺說一句話,老爺看他的眼光裏卻多了幾分疼愛。

大變發生的那天,我正在外麵替他選蟈蟈籠。回府的時候,錦衣衛已經層層包圍了候府,刀光劍影令人膽寒。我躲在府外看著的錦衣衛帶走了侯爺和公子,遠遠地他回頭看了一眼,所有的稚氣與天真,二個時辰的時間,已從他的臉上全部消失。府中的仆人全被遣散,我和娘回了家。靠著家中的幾畝薄田度日,日子雖然清苦,但是一想起大太陽下刀劍炫目的白光,就會異常珍惜這種平安的日子。

隔壁新搬來一戶人家,我總能看到一個人,每天傍晚的時候在夕陽裏練劍。終於有一天,我推開那扇柴門,跪下叫了一聲師傅。

我不知道他如今是否還記得當年的那個小徒弟,但我不想見他,我辜負了師傅的期望。

五年後一個夏天的晚上,我在家中意外地見到了先生,原來侯爺和公子已從獄中釋放,筠園也被發還,我們一家重新回到了京城。侯爺的蒼老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爹比他還大上兩歲,看上去卻比他至少年輕五年。當娘拉著我給公子磕頭的時候,我才注意到侯爺身邊那個沉靜纖秀的少年,竟是當年讓我恨得咬牙切齒的小魔頭。

五年的歲月,究竟能把一個人改變多少?反正他完全變了一個人,再不是我印象中那個淺薄傲慢的小少爺。他不再愛說話,沉默的時候越來越多,麵前攤開一本書,能一動不動坐上二、三個時辰。我們依舊師從方先生,先生講書的時候,他會偶爾問上一兩個問題,每當這時候,先生的臉上總會出現驚喜的笑容。而我,常常在一邊躲著打瞌睡,我實在不是讀書的材料。侯爺無奈,隻能給我另請了武師,教授騎馬射箭,因為這兩樣是武舉考試的重點。他帶了書在射場邊坐下,眼睛裏一片羨慕之色。從獄中出來,他的身體就一直唧唧歪歪的不爭氣,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頭疼腦熱折騰上一陣。後來他纏著先生,終於答應讓他每天練二個時辰。

他真的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三個月之後,馬術已經和我不相上下,唯有射箭,練到120斤的弓,因為先天的原因,已經到了極限,所以他最好的成績在100步。聽說戚繼光要找他比試,嘿,要想贏他太容易了,超過120步他就不行了。侯爺下了朝,有時也會來看我們練習。那時候他們父子的關係已經變得異常親密,每天吃了晚飯,他會扶著侯爺在園中散步,爺倆絮絮交談朝中的政事,或者討論琴棋書畫。望著他們的背影,我常常想著,可惜小姐再也看不到了。

有時候說起小時候的事,他笑著說那時候恨不得我走路摔死,那樣就沒人和他搶嬤嬤了,我說我也是,結果兩個人一起笑得上氣不接下氣,把我娘駭得不行。那四年時間,過得平靜而恬淡,唯一和以往不一樣的,是小姐曾經住過的東院,再也無人踏入一步,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避著和小姐有關的一切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