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二章 疆域(2 / 2)

王秀對天下版圖的規劃是,北平府為北京,大宋朝廷的京城,江寧府為南京,開封府為中京,京兆府改西安府為西京,遼陽府為東京。

其中,中京設置留守司,南京則配備六部寺監,規模是北京的三成,可以再北方危機的情況下,天子經中京南下,直接建立起新朝,有了大江的防線,相信能夠穩住陣腳。

至於退避南海,那是最後一步,能不用則不用,這也是他對抗北方崛起的三條防線。

行省?暫時還沒有設置,依舊是路為單位,隻是行省設置被提上日程,權力沒有做最後的分配。因為,行省必然要權力集中,對於朝廷來說相對不利,朝野反對聲音不小,沒有必要強行推行。

海外,隨著陸橋的打通,交趾遭到殘酷的屠殺,各位大將睜隻眼閉隻眼,任由各部進行有組織的滅絕。原住民幾乎被殺絕,幸存者不得不向西遷移,大宋行朝絕不要任何的當地子民,隻要沒有被殺的,全部送給真臘和占城。

換句話說,隻要你不去反抗,趕緊卷鋪蓋走人,宋軍是不會殺你的,相反還提供安全的通道,不識相那就不好意思了。

這招不僅讓兩國大為高興,那真是感恩戴德,這個時代有子民就是財富啊!那麼多的土地種得有人耕種才行。

大宋行朝這首玩的高明,把不穩定因素拋給小國,他們可以從廣南西路移民,逐漸填充沿海陸橋各軍州,直接設置流官,駐紮禁軍守衛,進行穩固的統治。

嘉隆五年,李長昇勝任副都指揮,大宋的侍衛水軍開始了新的征伐,龐大的海船隊出發,四萬侍衛水軍將士,如同恐鱷登陸撲向了新的地區,應該說或許不再有菲律賓了。

到了現在,南海大範圍內,有了大宋行朝直屬的三十二個軍州,三個王國又四個公國,趙家的子孫全部就國。

北方,依然是混亂不堪,撻懶是過世了,但他兩個兒子成為了部族首領,倒是發憤圖強不斷壯大。

迪古乃、烏祿征伐的精疲力竭,草原各族也是人口銳減,處於低潮的停戰期,他們也看明白了,自己來回廝殺,卻沒有占到多大便宜,好處都被大宋行朝拿了,可笑到雙方那的都是大宋的甲仗。

隱隱的,三個女真勢力既有矛盾鬥爭,又有合作的跡象,他們要真的暫時聯合,就能形成對遼東路、河北路的巨大壓力,大宋行朝不得不加強邊防。

王秀也非常嚴肅地對待這個問題,雖說秦敏主管的軍情所報,多是鍾離睿所憂慮的大事,如草原各部和穩定西南、圖謀吐蕃和打通南海道路,約束海外軍州守臣、將校。

但是,其中還是有他和鍾離睿沒有看到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長久地維持平、源二氏實力之間的穩定,取得倭國的銀礦資源。更重要的是原撻懶、完顏亮和完顏褒三個勢力之間竟然出現合流的跡象,這可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

盡管女真三部統一是遲早的事情,但他決不想這麼快就看到,看來朝廷還需要對女真人再下一番功夫才行,一定要在百年內使女真無法恢複。

不過,也有大宋行朝的鐵杆,當這些人想要休息,甚至要聯合,他們就竭力破壞,宋軍占領塞外大量的草原,直接開辟了漢人城池,劃分了牧馬區,這就是蠶食。

鑒於草原部族巨大破壞力,大宋行朝權力控製銅鐵的輸入量,連甲仗也是控製的厲害,更是嚴格控製技術流失,以免他們做大。

當然,為了拉攏草原親宋勢力,王秀提倡和親得到貫徹,那絕不是屈辱的嫁公主,而是草原部族首領女子,嫁給大宋皇室旁支。潛規則是結合的子嗣,隻能被封藩海外。

不僅沒有威脅到皇室本宗,還拉近了和貴酋的關係,穩固對番邦的統治,大家都是表兄弟還鬧個鳥啊!

至於西域的那點事,段守鈺鎮河西,開始了對西域的滲透,河西和靈夏的黨項、吐蕃人,也被清除地差不多了,同化政策秘密開始,並且開始設置流官,擴大朝廷實際控製區。

河西相對風平浪靜,西域卻刀影重重,最耀眼的不是西方機速局,卻是職方司的西域房,隨著蕭塔不煙的去世,當地部族蠢蠢欲動,契丹貴酋的日子越發艱難,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