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過度攝取糖質導致肥胖後很難瘦下來?
→瘦素變得難以奏效了
有一種能抑製食欲的激素,叫瘦素。瘦素能防止人暴飲暴食,也被稱為瘦激素。
◆ 飯後不久分泌,抑製食欲
瘦素是由脂肪分泌的激素,具有刺激飽腹中樞、穩定食欲的作用。
瘦素的作用是防止身體發胖。
人在進食20~30分鍾時,脂肪會分泌瘦素,大腦就會判斷已經吃飽了。所謂“吃得快會胖”,是因為在瘦素分泌、讓人感覺到飽腹之前,你已經吃了很多。
另外,瘦素也有活躍交感神經的作用。當交感神經起作用時,能量被消耗,脂肪就會更容易燃燒。
◆ 越胖越不容易瘦下來
瘦素是由脂肪分泌的,那麼胖子會分泌更多的瘦素嗎?遺憾的是,事情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好。如果你胖了,瘦素的分泌量反而會減少。
另外,為了激活瘦素,捕捉瘦素的“受體”(接受激素等傳達給細胞的物質)必須真正地發揮作用,而肥胖會導致瘦素受體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攝取過多糖分導致脂肪增加後,瘦素抑製食欲的功能也會下降,人隻會越來越胖。
越胖,瘦素就越不起作用
n
減糖對身體沒有壞處嗎?
致“聽說減糖是最強的減肥法,但是因為簡單有效反而感覺不安”的人們:
攝取過多糖質會導致肥胖,肥胖又會引發疾病。另外,大量攝取糖質會導致糖質成
癮(第34頁),血糖值的波動還會影響心理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
但糖質本身沒有好壞,攝入適量的糖質是不會發胖的,這一點請大家放心。
參考注明糖質攝取目標值的“牧田式BMI標準(按年齡)”(第26頁),以控製體重為目標,在這個範圍內調整糖質的攝取量,就能達到瘦下來、降低生病風險、心情安定等健康效果。
即便如此,在踐行減糖飲食時,還是會有人產生以下的疑問和不安。
不安1 限製糖質攝取量會不會導致低血糖?
糖質會被分解為葡萄糖,而葡萄糖是全身細胞的重要燃料。
葡萄糖量減少會導致低血糖,身體就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活動。這時,為了提高血糖值,激素便會登場,保證血糖值不至於過低。
提高血糖值的激素有很多(第90頁),不用擔心會低血糖。
此外,儲存在肝髒中的糖原也可以用來避免低血糖(第98頁)。
但是,如果已經糖質成癮,養成了攝取大量糖分的習慣,患低血糖的風險就會增加。
如果每天飯後血糖值不斷上升,就有可能引發反應性低血糖症(第30頁)。
而通過減糖來停止糖質的過度攝取則可以有效地抑製反應性低血糖症。
不安2 減糖不會覺得餓嗎?
減糖可以輕鬆瘦身。請試著從今天開始,將晚餐中的主食去掉吧。有的人可能第二天體重就會減輕。
有人會問,
這麼簡單就能瘦下來,不會有什麼問題吧?不會有強烈的饑餓感嗎?
我的回答是:雖然要減少糖質的攝入,但多吃魚肉蔬菜是可以的。
如果你覺得餓了,吃點含糖質較少的堅果、高可可含量的巧克力(第187頁)等零食也是可以的。
減糖的方式簡單又效果出眾,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忍受饑餓,這正是減糖瘦身的魅力所在。
不過,這並不是說隻要不攝入糖質,胡吃海喝也沒關係。最新研究結果發現,七分飽比八分飽更有益於健康(第138頁)。
不安3 這麼容易瘦下來,是不是也很容易反彈?
減糖瘦身並不會輕易反彈。導致反彈的因素是過度忍耐。
比如平時每餐吃兩碗米飯,一下子停掉,體重當然會減輕。但突然改掉長期的飲食習慣,會讓人產生很大的壓力。
如果采取極端的減糖策略,是很難保持長久的。即使努力達到了目標體重,也會因為一直以來的忍耐達到極點,繼而開始暴飲暴食,過度攝取糖質,最終導致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