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找個落魄文人幫自己寫了一篇夾雜著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和自己現代論壇上的思想的文章。
這篇夾雜著類似國家複興黨黨綱的東西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各大報社。
中心思想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
而且裏麵還摻雜著張浩的私貨-公羊儒學派的“大一統、大居正、大複仇”。
十世之仇,猶可報也,這可是孔聖人說的。儒學其實本來在春秋戰國的時候還是很血性的,不知後來被誰閹了。
新青年也登了這篇文章,本來陳獨秀是不準備登的,可惜一千塊大洋就讓睚眥這篇文章排在期刊第一位。睚眥-張浩的筆名。
民國的傳媒除了大字報也就是報紙和雜誌了。睚眥火了,不管文筆粗糙直白,就思想而言讓一些進步人士找到光-人民幸福國家複興,讓一些舊派思想看到儒家血性-複仇,讓一些地主、買辦、商人看了些樂子-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有所養、少有所依,這些話從幾千年前喊到現在都沒實現。
不過張浩總算是和陳獨秀混熟悉了,通常是張浩帶著酒菜去和陳獨秀套近乎好通過新青年多結識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
張浩有次和陳獨秀聊天,問陳獨秀為什麼會和自己這個他嘴裏的資本家做朋友。
陳獨秀很認真的說他在張浩身上看到自信和傲氣,隻有在那些大英帝國貴族身上才有的自信和傲氣。在他眼中還看到了平等,張浩不論對誰門口的小廝,還是銀行的大班都是一樣的,沒有歧視或諂媚。陳獨秀說張浩的文章進步中充滿民族複仇思想,不過卻讓人振奮。
老話說的好,朋友多了路好走。
自從勾搭上新青年,成為背後提供資金的人,朋友也漸漸多了起來。
張浩覺的和一群心懷國家的熱血青年喝酒,喝多了一通亂噴,是一件很愜意的事。
這讓張浩想起上網衝浪的肆無忌憚的快感,網友們真是群說話又好聽,又有本事的人。
這不這群民國青年根本就禁受不住張浩那些互聯網牛逼的思想的考驗,隻是覺得一個人的思想怎麼能這麼多變詭異,怎麼說都讓他們啞口無言。然後這些大一統、大複仇、振興中華引領世界的思想通過這些明個民國青年變成文章去荼毒文壇,影響識字的人。
一年的時間,張浩就取代了陳獨秀在這群新青年讀者中的地位,大有往“及時雨”宋江哥哥的方向發展。
成立黨派的事情在被這群熱血青年推動,誰讓張浩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又時不時的熱血演講,小胡子的招術被他玩的是爐火純青。
現在是有人提供錢又有人,終於成立黨派是迫在眉睫了。張浩終於見到了民國特色,黨派的成立和幫派差不多就是少了喝血酒。
複興黨就這麼的成立了,成立的地點是在張浩新開的酒店裏。
張浩一年的時間也不是天天喝酒,順便開了個工廠,暗地弄出個船幫,開了個高端酒店,還發了幾筆橫財。
複興黨安安靜靜的成立了,張浩成為重要成員之一。一群熱血青年挾裹著動機不純的張浩熱烈的規劃好一切,其實隻是象征性的把黨員們聚在一起見個麵,熟悉熟悉,討論一下下一步怎麼走。
上海是列強們的囊中物,不會放任複興黨做大的。現在複興黨需要一塊地盤,一塊根據地,國家已經被這群軍閥分割完了。
張浩提出到西北,西北自古民風彪悍貧窮,造就西北軍閥相對實力較弱,外國列強扶持較少,而且在內陸,被列強直接攻擊的機會小。
經過一群人集思廣益,確定西北,並且還讓張浩給買了一個督軍的官位,一半人跟張浩去西北,剩下一半人回各自家鄉發展成立地方局,由中央黨局提供支持。
張浩去西北前收到個好點的消息,係統兌換恢複了一些,可以稍微兌換一些東西了。
就這樣張浩用督軍的身份很容易的就帶著一隊人馬出現在荒涼貧窮的大西北。
張浩其實不喜歡大西北,想在花花世界的上海呆著。可惜熱血青年們被張浩蠱惑人心的演講弄的覺得張浩是個主心骨,必須要參與主持大局。
張浩騎在馬上琢磨,感覺自己可能被這群目光透著清澈愚蠢的家夥們騙了。自己好像中了這群這個時代精英們的計了。
這群家夥就出個人,自己又出錢又出力。可能這群家夥怕自己半路跑了,直接把自己架到大西北,還說沒有自己主持大局不行,自己怎麼還樂嗬嗬的被恭維的同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