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因他出身名門貴族。從小,家中便有先生與師傅教他。可就在束發之年,家族蒙冤,家人被處死或流放。他從狗洞中逃生,逃難的途中,被周楚救下。
周楚和李木的淵源是李木的爺爺,李成。
李成曾經請周楚和他師父,打造兵器。
李成當時見他師徒二人奔波,就將他們收留在府中,專心打造兵器。三個月後,紅櫻槍製成。這是李成送給即將過百歲的孫子,也是他唯一的孫子,李木的百歲禮。
李木日主五行為木,需要金的補充。
李成索性就給孫子,取名為木。除了請金匠製了一個長命鎖,另外就是打造這紅纓槍。
李成,望孫成材,繼承槍法,文武雙全,頂天立地,枝繁葉茂,木成森林。
周楚雖然在李府隻有三個月,但是李家人上上下下,待人和善,對他們師徒極為關照。
此時,周師傅已經舊患纏身。
李成請了當地醫堂的先生,給周師傅診治。怎奈,積勞成疾,病入髒器,時日不多。喝些湯藥,隻是讓他剩下的日子,沒那麼難過罷了。
在李府的日子,李成的兒子李誌,與周楚相交甚好。李誌最愛與周楚喝酒,給他講故事。講那些古書裏的典故、英雄謀略。
周楚正是自此,開始學文。所謂的學文,雖說是聽故事,但他一一記下。
他不會寫字,就畫下來。擅長製造兵器的周楚,可以將兵器上的紋路,瑞獸等等,畫得栩栩如生。所以,他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將周師傅精湛的手藝,融入了靈性。
從李誌與周楚的兄弟之交開始,周楚的《故事冊》,越畫越多。
沒料想,參加完李木的百歲宴,師徒剛辭別三日,周師傅便倒在了客棧。
李成派李誌,專程置辦所有的後事。周師傅入土為安。
周楚與李誌,結義為兄弟。李誌生於春分,年長周楚十二歲,周楚生於夏至。李兄周弟在不久後,還是分別了。
周楚正值青春年少,誌在外,內心是不想依附李誌的顯赫家世而生活下去,於是就投了軍。
征戰中的周楚,忽然得到消息,李家有難!
他快馬加鞭趕去李府。
當時,周楚的軍隊,被視為叛軍。他不敢直入李府。經過打探,才知道,李成唯一的血脈李木,可能還有希望生還。
他一路狂奔,終於在田野邊,遇到了一個少年。
李木雖年紀小,卻聰穎機智。他不認得周楚,就說自己是個小叫花子。
周楚從懷中拿出,十年前,與李誌結拜的信物,一枚金牌,上邊刻著“土”字。
李木知道父親有位結拜兄弟,周楚,父親總是提起。但為了確認,李木說:“你能讓我看看你的手臂嗎?”
說著,李木自己將周楚的左袖子挽起。
周楚還在納悶。李木已經跪在地上了。
“周叔父,救我!”
“你怎的認出我了?”
“父親說過,給我打造紅纓槍時,叔父在左臂受了傷,是打鐵時的火燒的留下了印記。我記得的。”
李木從衣服內層的布袋中,拿出了一枚金牌,上邊刻著“心”字。
周楚,“周”字內有“土”,而“土”與“士”同形,“士”加上“心”即為“誌”。
這兩枚一起打造的金牌,本是周楚與李誌結拜之後,為了日後周家與李家的後代方便相認,專門製作的。
沒想到,兩枚金牌會合之時,周楚還未成家,李家隻剩李木一根獨木了。
十年生死兩茫茫。
就這樣,周楚把這李木帶在身邊撫養。
幾年後,李木已經成了得力幹將。也是大營中,最年輕的副將。
他才行過,束發之禮。
這次以副將之職,隨著周楚北征,一度成為佳話。
李木斷然沒有想到,第一次大仗出征,竟然未戰先衰。
越想越憂鬱,酒力也更容易激發了。回到帳中,倒頭就睡了。
入睡即入夢,李木夢見自己走進了深山之中,不遠處,有一個比人還高的洞,居然冒著光!
他不由自主地,向那洞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