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婚禮的事情,就請爹爹母親做主吧,隻不過日子的安排上好像緊了些,婚貼都發出去了嗎,如果沒有的話,父親、母親,婚禮時間能不能稍微延後一下啊…,還有,關於要宴請的賓客的問題,流雲想添些人,不知道爹爹意下如何…..”聽到沈流雲這麼說話,一旁的方少陵不禁為她捏了一把汗,這女人竟敢在與公公見麵第一天提意見,要知道他的父親平時詢問的語氣就等同於命令,他可獨斷專行慣了,從沒人敢提什麼疑問的。

可這麼少的時間,婚禮大大小小的事宜能安排妥當嗎?這可是一個女人一輩子隻有一次的婚禮哦,她已經錯過一場中式婚禮了,如今連上教堂都這樣倉促的話,該多遺憾。沈流雲看著方老爹,弱弱的詢問?

方父對這次婚禮的籌劃很仔細,不但邀請了政界、軍界、商界許多有頭有臉的人物,還邀請了英美駐省城的代表,更是投他們所好的將婚禮安排到了城中心新建的聖心主教堂,並會在婚禮前天,將訓練有素的一批衛軍特地調遣過去維持治安,大禮過後,全體人員會教堂旁邊的某私人別墅裏舉行西式宴會。整個過程中,沈流雲隻要當好新娘木偶,麵帶微笑的點頭即可,行禮過後,新娘新郎會有專門的衛軍護送回方府。整個婚禮持續一天,需要沈流雲露麵的時間僅是教堂婚禮那段。

時間之所以安排在兩天前,實在是因為方少陵在青城耽擱了太多時間個緣故,方大帥本也想延期舉行婚禮的,畢竟沈流雲的爹爹,自己的至交好友剛剛去世不久。後來之所以沒做婚期的變動,完全是因為一個意外,北京政府段祺瑞的一位手下幹將剛好來安慶府省親,那個家夥可是段總理的得力親信,想當年方逸之之所以能夠東山再起,多虧了這位皖係軍閥首腦段祺瑞的偶然提攜,如今方逸之偏安安慶府,雖然勢頭漸勁,已經逐步不再受北京政府的節製,但他是個知恩圖報的傳統男人,一直對段祺瑞所在的政府內閣畢恭畢敬。

兩方的關係一直挺和諧。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去年,段祺瑞內閣曾”邀請”,也就是派遣命令方逸之的軍隊去參加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方逸之思考再三,還是以剿匪為借口拒絕了,從此兩方陷入僵態。一直未曾緩和過。

這次老段的得力親信來安慶,恰逢自己的兒子娶親,剛好是一個很好的借口邀請段總理的手下來當個證婚人之類的角色,一方麵可以加強同北京政府方麵的聯係,另一方麵也是向段祺瑞表態,雖然前年他方逸之拒絕了段祺瑞的“邀請”但是方家軍隊,會永遠擁護皖係軍閥的。

就著這次婚禮,方逸之確實樣樣詳細的照顧到了,如今聽著沈流雲弱弱的質疑聲?方父心裏有些許不悅,“流雲,婚期是絕計不能更改了,我知道流雲想更改婚期是為著你死去的父親的緣故,這方麵,你放心,婚禮上會出現一個德高望重的人物作為你沈家人出席的,我想,由他代表你們沈家,你父親的在天之靈亦會有所安慰的。”方逸之體貼沈流雲的孝心。

什麼跟什麼呀?她沈流雲壓根就沒想過他死去的爹爹,那個爹爹雖然對沈流雲疼愛有加,但因為在電視劇裏他處處偏幫桑采青,趙小豆對其也沒啥好印象。她想改婚期不過是為自己打算罷了,唉,沒想到她的公公大人竟這樣為她的老爹著想。好吧,既然沒法更改,那她就趕鴨子上陣,後天做新娘吧。

“爹爹,流雲不過隨便提一下而已,其實,因為我的緣故,少陵在青城耽擱了不少時間,這才耽誤了婚禮的準備工作的,既然,爹爹各方麵都安排的詳細周到了,流雲就安心的後天做新娘了。另外,我所說的加一些賓客,也不是說要再邀請沈家的人來出席。”沈流雲停頓一下,看了一眼眉頭紓解的方逸之,知道他的不悅已經消除了一些。

“爹爹,母親,流雲的意思是,何不在這些賓客中添一些省城報社中的人物,咱們在這個重大的日子裏好生禮遇他們,他們在報上必定會大肆宣傳,這不單單是方家的一次婚禮,更是爹爹您樹立“苟富貴,不相忘”的仁義之風的好時候,畢竟,以方家此時此刻的權勢,少陵可以娶家世更好的女子為妻,而您卻一直信守的當年的承諾,這是多麼的不容易,現在可是朝不保夕的民國亂世,人人都趨炎附勢,見利忘義,可您身為一個有權有勢的軍人,在亂世卻還肯知恩圖報,如果這樣有情有義的行為讓更多的人知曉,對爹爹的名譽地位大有裨益。”沈流雲娓娓道來。

其實沈流雲的打算是,多接觸一些報社雜誌的人物對她以後開展各種商業活動大有裨益,哪種買賣離得了宣傳和炒作呀。在這個閉塞的時代,能用得不過就是報紙,還有喇叭廣播罷了。認識一些報社的家夥,以後以她趙小豆不淺的曆史知識,幫忙寫幾篇時評啊,時局預測啊之類的文章,倒是她還不得名震全民國呀。這也不失一種流芳百年的手段啊。

據幕後人士預測,這場直係皖係大戰,誰誰誰將勝利,誰誰誰將戰敗,誰誰誰最有可能出任下任總統,下任總理的………這還不一猜一個準啊。哈哈哈,倒是我可就名揚立萬,前程似錦嘍。趙小豆得意的幻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