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7日 星期六(1 / 1)

親愛的吉蒂:

媽媽心煩意亂,這對我可不是好兆頭。爸爸媽媽從不責備瑪格特,卻總是把矛頭指向我,這難道隻是巧合?比如昨晚,瑪格特在看一本有好看插圖的書。她站起來放下書,打算過一會兒再看。我無事可做,於是拿起她的書看起來。瑪格特回來了,看到“她的”書在我手上,她皺了皺眉頭,生氣地管我要書。可我正看得起勁,沒給她。瑪格特越來越生氣,這時媽媽插了句話:“瑪格特在看書呢,快還給她。”

爸爸走進來,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看到瑪格特受了委屈,就衝我吼:“如果瑪格特看你的書,我倒想看看你會怎麼辦!”

我立刻泄了氣,放下書,氣衝衝地離開了房間。其實我沒有生氣,隻是傷心。

爸爸沒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就下判斷,這樣做不對。如果爸爸媽媽不橫加幹涉,不護著瑪格特,幫她說話,好像她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我本來很快就會主動還她書的。

媽媽肯定站在瑪格特一邊,她們總是一個鼻孔出氣。我已經習以為常了,對媽媽的指責和瑪格特的喜怒無常無動於衷。我愛她們,僅僅因為她們是媽媽和瑪格特。至於她們是什麼人,我才不在乎呢。甚至她們跳河,我也會袖手旁觀。爸爸可就不一樣了。每當看到他偏袒瑪格特,縱容瑪格特的行為,誇她,擁抱她,我心裏就難受,因為我太喜歡爸爸了。我以爸爸為榜樣,他是世界上我最愛的人,可是爸爸卻沒有意識到他對瑪格特和對我的態度不一樣。瑪格特聰明、善良、美麗,樣樣都好,可我也有權利得到和她相同的待遇。我總是家裏的小醜和淘氣包,做錯了事總要受到雙倍的懲罰:不僅要遭受父母的責罵,還要受到感情上的傷害。我想要的一些東西是爸爸沒法給予我的。我從來不嫉妒瑪格特,不羨慕她的聰明和美貌。我隻想感受到爸爸對我的真愛,不是因為我是他的孩子,而是因為我就是我,安妮。

對媽媽的藐視日漸增加,於是我更加眷戀爸爸。隻有在爸爸身上,我才能留住些許對家的感覺。他不了解有時我需要發泄對媽媽的不滿情緒,他不想談這事,對媽媽的缺點閉口不提。說到媽媽的缺點,我是越來越難應付了,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實在無法麵對她的粗心大意、冷嘲熱諷和硬心腸,一有什麼事,她總會指責我。

我和媽媽是截然不同的人,兩人自然會爭執不斷。我不是要對她下斷言,也沒有這個權利。我隻把她當作一個媽媽。可是對我而言,她不是我的媽媽—我必須自己做自己的媽媽。我已經脫離了他們,走自己的路,看看會走向何方,別無選擇。我心裏有媽媽和妻子的理想模樣,可在這個被我叫作“媽媽”的女人身上,卻找不到一絲媽媽的影子。

我反複告訴自己,不要在意媽媽的壞毛病,隻看她好的一麵,至於她身上所缺乏的東西,在自己心裏尋找好了,可這不管用。最糟糕的是,爸爸媽媽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他們不明白,我為什麼責怪他們讓我失望。

世上究竟有沒有令孩子百分之百開心的父母呢?

有時我在想,可能是上帝在考驗我,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一定要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即使沒有榜樣也沒有人給我建議,可最後我還是會變得更堅強。

除了自己,還有誰會讀到這些日記呢?除了自己,我還能向誰尋求慰藉呢?我常常需要安慰,常常充滿了無力感,對自己不滿意。這些我都知道,並且下決心每天努力改進。

他們對我的態度總是變化無常。今天說安妮是個懂事的孩子,什麼都知道,第二天又說安妮是個傻子,一無所知,讀了幾本書就自以為滿腹學問!我不再是小孩子,一舉一動都要被大人笑話。我有自己的想法、計劃、理想,隻是現在還無法完全表達清楚。

白天的我不得不忍受那些讓我受不了的人,或是誤解我的人,夜裏一個人的時候,我就會浮想聯翩。最後我總會打開日記,因為吉蒂總是很耐心。我向她保證,不管遇到什麼事,我都會堅持到底,忍住眼淚,找到自己的路。我隻希望能有些結果,或者有個愛我的人給我鼓勵,哪怕一次也好。

不要責備我,就把我當作一個有時需要發泄的人吧。

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