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他哥是史可法啊。
本來史可法堅持要將弟弟逮捕下獄,以叛國罪論處,但經過同僚的反複勸說,甚至弘光皇帝都親自出馬,勸說史可法網開一麵,最後才勉強同意。但他堅決不允許弟弟繼續當官,把他趕回了家。
史可法一反常態的嚴厲使同僚們深感震驚,他們印象中的史閣部,是一位個性溫厚的君子。一個對下屬都很少發火的上司,怎麼會如此狠心,親手葬送親弟弟的政治前程。
他們不了解史可法,他可以容忍別人背叛,卻不能容許自己最親近的兄弟背叛。因為他肩負著守護殘破帝國的重任,他曾發誓,無論如何的艱難困苦,都會用自己全部的心智和精力,去實現那個或許虛無縹緲的理想。
鬧事
解決弟弟這一個逃官的問題雖然很心痛,但史可法沒想到,這次逃官事件竟會演變成一場不折不扣的大鬧劇。
史可法去揚州之後,馬士英便代替他執掌兵部大小事宜,並在事實上掌握了內閣的話語權,麵對來勢洶洶的南逃官員,他斷然下令,北來逃官不得入京!
在權利的宴席上,馬士英隻想吃獨食,當上首輔並不是最高目標,大權獨攬才是終極夢想。北來的官員比他資曆深,比他能力強的大有人在,如果不找個罪名,將這些人排除在南京朝廷之外,隻怕自己權利的純度要大打折扣,這是馬士英絕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他以這些官員對大順或者大清屈膝為理由,拒絕他們進入南京。馬士英對政治鬥爭駕輕就熟,他認為,隻要把這些人擋在南京城外,他們就不能發揮任何政治能量。
反對的聲音很快就響起來了。吏部尚書張慎言表示:“北來諸臣,雖屈膝赧顏,事或脅從,情非委順。如能自拔南來,酌定用之之法。”
張老頭如此不開眼,老馬十分鬱悶,想公開反駁,考慮到自己剛上來不久,立馬撕破臉影響不好,他找到了一個打手,之前提到的誠意伯劉孔昭。
一天,早朝結束,一班文武大臣剛要散去,劉孔昭攔住正要回家的張慎言,故作憤怒狀:“我們一心想洗雪國恥,防江防河(劉孔昭任操江提督,故有此語),而你今日推薦這個,明日推薦那個,成心排斥武臣,專門選文臣當官,結黨營私,你就是朝中最大的奸臣。我們將擇日奏明聖上,誅殺你這個欺世盜名的家夥!”
張慎言還未辯解,大學士高弘圖說話了:“大臣自有本末,何趣殿爭?”
這劉孔昭殺叔殺祖母,本就是個流氓,一見講道理講不過這幫文臣,竟從懷裏掏出把小刀,直奔張慎言而去。
他一邊揮舞著小刀,一邊大喊大叫:老子今天一定要宰了你!張慎言則左躲右閃,慌不擇路,唯恐刀子不長眼睛傷了自己。
真是無法無天了!
眼看局勢就要失控,守備太監韓讚周站出來,對奔跑中的劉孔昭大吼:“你到底想幹什麼?如果你再繼續胡鬧下去,我當即奏明皇上,國法從事!”
在韓讚周義正詞嚴的嗬斥下,劉孔昭停止了追趕,一場鬧劇就此結束。
在鬧事者看來,這次事件的意義在於警告了不識相的張老頭,也挫了清流們的銳氣,實在是成果喜人。
但他們不知道,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