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計劃破產(1 / 2)

陳喜梅背不住何大關五人的說項,用包豬肉的荷葉墊在菜籃裏麵,盛了滿滿一籃子五人送的魚蝦蟹蜆,騎著自行車回到木船社。如此來回一折騰,根本就沒有時間殺雞宰鵝做熟食,好在陳喜梅本就沒有這個打算,所以心裏倒是坦然的很。

下午四點過後,太陽不再那麼毒辣的時候,陳喜梅拎著油漆桶提著鐵鍬到菜田裏翻地,其實,名義上是翻菜田,真正的目的是挖蚯蚓。

九月,雖然有“秋老虎”一說,但還有“早晚涼”一說,木船社的老少爺們已經沒有人在長江碼頭上過夜,趙遠山和陳喜梅待四個兒女入睡之後,拎著半桶的死蚯蚓乘著夜黑風高,打著手電到蘆葦蕩去抓螃蟹,期間還碰到木船社的老熟人,各自間隔開來各抓各的。

每年九、十月份,隻要不是風雨交加夜,夫妻兩人幾乎每夜都會到十裏蘆葦蕩裏逮螃蟹,每次必是滿載而歸,當然,這得得益於長江環境尚未汙染、漁民捕撈尚未過度。

以往,逮到的螃蟹都是次日洗刷後,直接上蒸籠,然後進入老趙家一家六口和陳守仁老兩口的肚子,吃不完的被陳喜梅製作成幹蟹粉,以備過年時做蟹粉獅子頭。

當晚,趙遠山和陳喜梅抓了兩大網兜的螃蟹回家,將二兩以上的大螃蟹挑選出,並注意著公母均勻的分別裝入兩個空網兜內,將口紮緊之後才匆匆洗漱睡覺。

陳喜梅半生不熟的隻睡了兩個小時,又急急忙忙的起床,煮了兩根山芋,連吞帶咽的吃完當早飯,便帶著大螃蟹出門。

五點半不到,陳喜梅在高資鎮郵局門口與周大牛碰頭,周大牛自行車後座掛著一個竹簍子,簍子裏盛著豬肉、豬肝、豬心、豬耳朵、豬尾巴諸如此類的物件,陳喜梅在燈光下瞄了一眼,笑道:“大牛兄弟,這幾年販豬肉賣豬肉,你也沒少賺錢,怎麼都沒想著買輛摩托車騎騎?這樣收豬方便,販肉更是方便!”

周大牛笑著答道:“陳大姐的話可正說到我的心坎上了呀,正有這個打算,準備明年開春就買。”

兩人說說笑笑,騎著自行車向鎮江方向前進。一九八四年,312國道寧鎮段【南京至鎮江】尚未開工建設,沿江公路更是沒有影子,從高資鎮往鎮|江|市區隻有兩條路,一條是縣級公路,要繞道石馬鎮,一條是長江大堤,最是便捷。

七點半剛過,兩人騎車來到宴春酒樓的後門,周大牛的大姐周麗蓉手裏拿著紙筆正招呼著幾個酒樓的員工稱菜進貨。

宴春酒樓在鎮|江最是有名,生意向來興隆,周麗蓉作為采購員根本不會去市場采購,而是由小販親自將各色食材送至酒樓門口,周麗蓉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監督過磅,然後給小販開出單據,讓其自行到會計那裏結賬。

周麗蓉看到自己的弟弟,微笑著招手道:“大牛,過來了呀?”

周大牛將自行車後座的竹簍子卸下交給一個過磅的員工,陳喜梅給周大牛使了一個眼色,將半網兜的大螃蟹遞到周大牛的手上,周大牛一手提著螃蟹一手提著自己預備的五花肉心領神會的走到周麗蓉麵前說道:“大姐,也沒啥好東西孝敬你,這兩樣你拿著。”

周麗蓉老大不客氣的接過,提到眼前看了看,笑道:“這螃蟹個頭不小,算你小子有點良心!”

周大牛笑了笑,將嘴靠近周麗蓉的耳邊小聲的說道:“五花肉是我送的,螃蟹就不是我送的啦!是跟我一起過來的陳大姐送的,想找你說通說通。”

周麗蓉瞅了一眼站在遠處的陳喜梅,轉過臉不悅的衝周大牛說道:“說通什麼?!你別給我沒事找事!”

周大牛連忙辯解道:“大姐,你先別生氣,我可沒打過包票,我隻是幫她帶句話,成與不成|都沒關係。”

“這就好,”周麗蓉臉色稍霽,語重心長道:“我也不管你想說通什麼,到我這就是不行。幫你是自家人幫自家人,就這已經遭人閑言碎語,我這位置,不知多少小人的眼睛盯著呢,一點差遲都不能有,你可別給我添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