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勉小心翼翼翻開封麵,大家將注意聚焦在第一張。
方洪,1980年畢業於S市醫科院,1982年於雲山市中心醫院正式入職,1993年任雲山市中心醫院院長。
前幾張都是對他個人經曆的一些說明,俱不重要,高勉往後翻了幾頁,找到了02年的狂犬病事件。
2002年,方洪院長接收了一批據說有“狂犬病”症狀的病人,經確認,確是狂犬病。因病人行為過激,引起了民眾的巨大恐慌,多數人對此診斷結果持有懷疑態度。對此,方洪院長親自出麵撫慰,並將“已經治愈好的狂犬病人”當麵展示給大家,此事才得以平息。
高勉又往後翻了幾頁,但對於“狂犬病事件”的記載,隻有這麼多。
“不對啊”趙婷發現,“這跟報紙上說的不一樣啊。”
“報紙上說的不是‘最後院長無可奈何將他們放到了觀察室裏麼 ’?”
“是。”高勉同樣存疑,“看來我們有必要重新捋順一下……”
幾人靠著自己的猜測,開始還原整個事件的過程。
徐蕾:2002年的某一天,社會上發生了一起人咬人的怪異事件,路人看見後急忙將其送往醫院。
安升元:醫生檢查過後,確定為“狂犬病”,但看見的那幾人對此並不買單。這裏檢查的人應該是方洪,因為報紙上說尚醫生拒絕檢查。
李向明:對。方洪院長無可奈何,對外宣稱是“狂犬病”,然而卻被社會民眾吵上了報紙,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吳樂暢:官方很快將其封鎖,此事不了了之,再沒了消息。
分析到此,頭尾呼應。
“有一個上麵的消息是錯的,”祥宇在報紙和檔案之間選擇,“這樣一件大事我們都沒聽過,就連我也不知道。”
2002年,祥宇七歲,也到了記事的年齡。
“所以檔案是虛構的,這件事根本就沒有解決。”
幾人想了想,幾乎都同意這個說法。
“不。”高勉反而是否認,“也有可能是真的。”
“這樣一件大事,僅僅靠封鎖消息就能給公眾一個交待嗎?他們一定做了什麼。”
“你是說,他們真的向公眾展示了治愈的病例”李向明順著高勉的思路想下去,“而封鎖消息,是在這的上一步,真正假的,是方洪展示的病例。”
“是。”
“這樣,公眾才會信服,社會輿論自然也就消失了。”
徐蕾恍然大悟,“所以尚醫生才會拒不檢查!”
“尚醫生知道可以治愈是假的,才會一直抵製。語音中也有,尚醫生,說這根本不是什麼狂犬病……”
“對,是這樣的。”
眼看著邏輯越來越能說得通,幾人對自己的分析也就更加自信大膽了。
“原來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有這個病毒,它到底從何而來呢?”
“十幾年……如果尚醫生還在的話,那她一定找到答案了,有關她的消息全部都被清除了,我們要怎麼才能找到她呢?”
“找不到了。”
高勉低聲說。
“什麼?”
高勉一怔,“我說,信息沒了,找的話會很費力。”
“那倒是”趙婷同意他的說法,“那我們現在該怎麼往下調查呢?”
“我覺得信息還是太少了。”祥宇看向高勉手中的檔案頁,“方洪這個人很關鍵,這後麵還有一大半,我們再翻翻吧。”
高勉左手持著紙摞邊緣,右手開始迅速過濾。
快要到末尾的時候,一張隻有A5大小的紙掉了出來。
紙張泛黃,軟薄,看起來有些年頭,最上麵寫著工工整整的幾個小字: U-C實驗室通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