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你的理想是什麼(1 / 2)

今晚這頓炸醬麵絕對不白吃。

喬星月和蔣妍不光嚐到了地道的京城小吃,更是從關樂山這裏聽到了動批的整個發展曆程。

將來有一天能建廠,能創立屬於自己品牌,應該是每一個服裝販子的夢想。

不同的是,能堅持走到這一步的人,卻連萬分之一都不到。

當初的青柳,貨源就在海城當地。

黑水路的貨,大部分來自海城,也有少部分是來自滬上、羊城等前沿開放城市。

那京城的貨是從哪來的?

還有這些服裝最後又都被銷往了哪裏去?

關樂山讓老伴在後廚坐了開水,他一邊泡茶,一邊回答喬星月的問題。

“別說,這事我還真知道。有一回我提著鳥籠子去溜彎,有一個南方小夥兒想買一套煎餅果子,他掏出來一張大百零來,人一看他這是想破零錢啊,就說啥也不賣他。一是早上剛來還沒掙那麼多呢,二是萬一碰上假錢,這一天不白幹了嘛!”

“我瞧那小夥子也不像壞人,幹脆,我掏了八毛給他買了一個。然後,我們倆就跟那花壇邊上一坐,邊吃邊聊,打這起我才知道,他就是從江浙來倒騰服裝的商販。”

據他說,最開始賣的服裝,大部分都是自己加工的。

自家做不過來,就再雇幾個人,裁縫加工一體化。

頭天晚上做好,第二天早上拿到這來批發。

慢慢的,小作坊式的服裝加工,已然無法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

於是,他就開始

從羊城、莞城、五邑一帶的服裝廠家或銷售商那裏訂貨,運到京城來批發。

用他們的話講,這叫從南方“打貨”。

更有做得早的,做得好的商販,人家已經開始自己投資建廠了。

這些貨通過“動批”這個“中轉站”,會流轉到全國很多城市,當然還是以北方城市居多。

也有很多就停留在京城本地的商場或市場裏銷售。

例如東四的隆福寺,前門的大柵欄,王府井東安商場,西單商場等等,都有動批的貨。

不得不說,跟關老爺子聊天,確實很漲見識。

他們就這樣一直聊到了晚上七點多。

因為明天要起早去拿貨,喬星月和蔣妍隻得離開麵館,回到招待所休息。

掏出下午的那張橫格紙,她倆對床而坐,開始商量究竟該抓誰的家貨。

蔣妍,“咱倆誰先說?”

喬星月,“學周瑜和諸葛亮,寫手上一起說。”

幾秒鍾後,她倆一起舉起手掌。

說不好是巧合還是默契,兩個人同時寫得都是毛呢大衣。

本以為還要商量一會兒,結果一分鍾不到,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早知道就不費那事,還記了那麼一大篇子。

接著她倆又研究了一下數量,喬星月決定這次就隻抓二十件回去試試水。

一來是怕市場接受度低,家裏盡量不再壓貨了,資金再不回籠年後進春裝就成了問題。

二來就是毛呢大衣本身很有重量,抓多了她倆根本弄不回去。

喬星月這趟來京

城,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主要是為了考察市場以及流行元素。

經過幾天在達百的蹲點勘察,她發現商場跟夜市和攤位檔口的經營方式,完全不一樣。

像曾經對付阿英,對付白玉嬌的那些小伎倆,在那就顯得很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