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國的行為,倒是讓張長青想起了喬星月說過的一句話。

老鼠從不認為自己的食物是偷來的,在它的世界觀裏,那都是自己努力後得來的成果。

想不到,這個比喻有一天會用來形容李振國。

“一直以來,我就是太信任他了,其實我早該發現他變了,變得那麼庸俗,那麼市儈。”

張琳回想這一年,她已經數不清有多少人來過家裏送禮了。

以前每逢節假日,他們都會帶著兩個孩子出去玩兒。

看升旗儀式,去曆史博物館,爬萬裏長城,看香山的紅葉。

那時的李振國無論再忙,都會提前做好功課,讓自己成孩子們行走的教科書。

不光孩子們愛上了他簡單幽默式的講解,就連路人也被他的那種精神所吸引,緊緊跟隨。

可再看看現在,節假日的行程改成了收禮。

兩個孩子被奶奶接走後,那個房間幾乎成了李振國專門堆放各種禮物的小倉庫。

他不光收別人的禮,自己也會去走動別人。

當然,別人指得是他用得著的那些人。

中秋節是大節,雙方積累了半年的情緒,也終於在這一次大爆發。

“李振國你是不是太過分了?不僅收禮,連紅包都開始收了,你是想自掘墳墓嗎?你正在一步一步地毀掉自己的大好前程!”

“張琳,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我們國家乃禮儀之邦,逢年過節提著禮物相互拜訪走動這叫禮節,這種美德怎麼到了你的嘴裏,

就成了行賄受賄了?你文化也不低,拜托你去查一下我國的法律條文,那上頭明確寫著要超過多少金額才算是違法,低於這個金額,就連國家都認為這不過是在溝通感情,你又何必非要小題大作?”

“我小題大作?明明是你強詞奪理,在鑽法律的空子好麼?所有給你送過禮的研究生,都能得到你不錯的評價,那如果他們不給你送禮,你也會這樣?”

“會!怎麼不會?我希望學生寒窗苦讀後有一個好的前途,所以我給他們高評價,學生感念老師辛苦栽培略表心意,又有何不可?哪裏說不通?照你這種邏輯,那過去那些讚美老師的佳句是不是都為了拍馬屁才寫的?張琳,在單位你已經是副處級幹部了,在家你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看清這個社會然後成熟起來好嗎?拒絕長大的人,早晚會被這個社會給淘汰!”

當天晚上,李振國沒有回家。

也正是從這天起,家成了他的臨時住所,偶爾回來換換衣服,下一次又是幾天之後。

張琳的這些話,正好印證了張長青當初的懷疑。

他直接就問,“李振國是不是出軌了?”

張琳自嘲一笑,“你還是不了解他,說別的我都信,唯獨出軌,永遠都不可能。”

姐弟倆的目光相對而視。

“你對自己就這麼有信心?”

“以前的李振國很愛我,他不會再去愛別的女人。如今的李振國愛他自己,更

愛他那身羽毛,他絕對不會為了某個女人而讓自己栽在陰溝裏。與其說我對自己有信心,不如說是對他有信心吧。”

同樣的觀點,喬星月在前幾天就曾經對他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