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二狗子來了(1 / 2)

劉德明起身,對著張魚俯身就拜:

“若能得個一男半女以慰老父之心,都是先生大恩大德,德明感激不盡。”

“縣尉大人言重了,醫者仁心,不止如此。”

張魚畢竟是現代思維,不太習慣這樣被人大禮相拜。趕緊阻止劉德明。

“別再喊我縣尉大人,顯得生份,我字友德,叫我友德就行。不知先生表字幾何?”

“在下張魚,字漁之。”

古人除了名還有個表字,張魚來到這個世界純屬意外,這幾天也沒來得及給自己取個字,被劉德明這樣一問,情急之下想起他喜歡的詩人杜牧字牧之,就給自己取了個漁之的字。

“好,我舔長你幾歲就托個大,今後你喊我友德兄,我叫你漁之老弟吧。”

這劉德明倒也是個爽快之人,張魚也不含糊:

“謹遵友德兄之命。”

“哈哈,痛快。來人,準備宴席,我要跟漁之老弟多喝幾杯。”

席間,劉德明讓人拿來二十兩銀子,說是作為診金,感謝張魚醫好了他和父親的病。

按說,救了一條命,又治好了不育症延續劉家香火,這確實是天的大恩德,收這二十兩銀子也不為過。

但張魚推辭了。

“張魚並非行醫之人,懸壺治病隻為醫者仁心,這診金無從談起。”

張魚指著桌上豐富的菜肴,對劉德明道:

“要是友德兄真想感謝小弟,待小公子滿月之日,讓張魚再來討杯喜酒喝就行。”

“哈哈,一定,一定。”

聽了張魚這話,劉德明父子對他暗暗豎起了大拇指。一個鄉野間的年輕人,身懷如此神奇的醫術,卻不貪不斂不驕不躁,實在難得。這種人別看現在還隻是個小鋪丁,假以時日必定會有大成。與其到時錦上添花,不如現在趁早拿下。

“我看張魚也是大仁大義之人,既如此,你也別拿銀子來糟踐他了。”

劉老爺子勸阻了兒子:

“不如這樣吧,反正吃了張魚的茶葉蛋後,我就對李家茶肆的五香蛋沒興趣了。土山鎮上那座宅子也就再無用處,就送給張魚和白姑娘作為新婚賀禮吧。”

這老頭不愧是人精,他見張魚不肯收銀子,就換了個張魚正需要的東西作為酬謝。而且,不再是診金變成了結婚禮物,這讓張魚收起了少了很多壓力。

況且,老頭說了,這是給張魚和白紫蘇的婚房。張魚也不好一口就回絕了。

看來,這劉家父子是鐵了心,想要結交張魚這個潛力股了。

就這樣,一次出診加上一個茶葉蛋配方,換來了一座宅院。張魚想想還是蠻劃算的。

也稱兄道弟了,也送了禮物了,加上又喝了點酒。劉德明這八卦心裏就按耐不住了。

“漁之老弟年紀輕輕身懷絕技,如何就甘願窩在急遞鋪做一個任人驅使的小鋪丁呢?”

來了,這個問題終於還是來了。

不過張魚早就提前想好了說辭。

“張魚雖讀書不多,幸得家傳醫學,不過祖上有訓,醫術用於懸壺濟世救治有緣之人,不得開館行醫。所以我家世代自謀生路,不開醫館。”

這話又聽得劉德明父子佩服不已,對張魚的祖先又是一陣猛誇。

“賢先祖真是心懷蒼生,義薄雲天啊!”

劉德明使勁拍了拍張魚的肩膀:

“漁之老弟今後在這江寧縣內,如有什麼需要援手的,盡管開口。德明雖不才,但有所請在所不辭。”

回家路上,走出建康城南門,站在長幹橋上回望著巍峨的城牆,張魚給自己定了個目標:

要想有所作為不能一直窩在土山鎮,走進這建康城,才能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這幾天的經曆,加上自己武功和醫術的突飛猛進,讓張魚開始有了野心。

土山鎮,甚至這建康城,都注定隻是他的起點。後麵還有更宏偉的藍圖等著他描繪,更輝煌的曆史等著他創造……

張魚回到家時,看到母親魯氏正在院內清洗一個大瓦罐,旁邊還放著幾大包子茶葉和佐料。

“娘,您這是要煮雞蛋吃嗎?”

“是要煮雞蛋,不過不是吃,是賣。”

原來,吃了張魚做的茶葉蛋後,魯氏覺得味道非常好,就想著以後多煮點拿出去賣,以此來補貼家用。為了了解這種茶葉蛋會不會有人買,上午她拿了兩個茶葉蛋去了李記茶肆,想讓茶肆的掌櫃給點意見。

結果,茶肆掌櫃一品嚐立刻讚不絕口,直接跟魯氏達成了一樁生意。今後,魯氏每天向李記茶肆供應茶葉蛋,李記茶肆按每枚茶葉蛋一文錢的價格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