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做好後,一個跟班在前麵用繩子往前拉,另一個在後麵推著,石獅子就這樣一點點開始往前移動了。
移動到軌道盡頭時,倆小廝又用另外三根圓木鋪在前麵,如此反複循環,很快石獅子就被從原來的位置,移動到了兩丈開外的地方。
此刻,站在一旁看著的趙鵬已經看傻了眼。
張魚拍了拍他的肩,問道:
“小子,認不認輸?”
趙鵬心有不甘,但又無可辯駁,猶豫了一下還是低下了頭:
“我輸了,你贏了。”
“好,願賭服輸,是條漢子,值得敬重。”
趙鵬畢竟是個孩子,孩子都喜歡被表揚,得到了張魚的表揚後,趙鵬顯得沒那麼沮喪了。拉著張魚問,這種辦法是從哪裏學來的,張魚隻說了兩個字:
“書上。”
“你騙人,書上隻有之乎者也和倫理綱常,怎麼會有這麼好玩的事呢?”
張魚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年輕人,你讀的書還是不夠多呀,讀多了就有了。”
接著,張魚問了一個趙鵬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
“這個石獅子應該不是開天辟地時就在這裏的,那它是如何來到園子裏的呢?”
趙鵬眨巴著眼想了一會,突然醒悟過來:
“難道就是用你所用的辦法運來的?”
“沒錯,最開始他隻是深山裏的一塊巨大的石頭,工匠把石頭運下山後鑿成了獅子形狀,然後又運到了這裏。從運巨石下山,到雕刻成型後運來,一路上就是這樣前行的。不光是這石獅子,咱們建康城的城牆上,很多巨石也是這樣運來的。再往遠處說,當年秦始皇修建長城時,也是采用的這個辦法……”
就這樣,張魚帶著趙鵬倆人坐在水池邊上,從移動石頭講到修建城牆,從長城講到帶兵打仗攻打城池,又從戰爭講到秦始皇、講到諸子百家,最後講到了《四書》、《五經》。
從來沒聽過這些知識的趙鵬,聽的津津有味如癡如醉,時不時還會插嘴問上幾個問題,張魚都一一解答。
在給趙鵬講解這些知識時,張魚還把《四書》、《五經》裏的內容也融彙了進去。這個做法很有效果,引得趙鵬也對這些之前深惡痛絕的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連忙讓人去拿書來查看。
見這小子如此上道,張魚幹脆又從倉頡造字的故事講起,給他講了幾個字的來曆和結構。趙鵬按照張魚說的方法,果然很快就學會了十幾個字。
不知不覺,時間不早了,張魚要去辭別王妃回家,禾郡王趙鵬此時已經完全成了張魚的小迷弟,生怕張魚今後不再來教他。見了靖王妃後,第一句話就是:
“母妃,孩兒求您讓先生留在王府教孩兒讀書吧,孩兒願意一直跟著先生學習。”
靖王妃見兒子前後變化如此之大,吃驚的同時也很滿意,對張魚的印象更進了一步。對張魚說道:
“如此,就有勞張大人在處理完公事後,抽空多來府上教導一下旭嶽兒吧。”
“謹遵王妃之命。”
靖王妃又讓人拿來一個牌子交給張魚,這是靖王府的腰牌,有了這個張魚就可以自由出入王府,不必每次等候通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