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丫鬟掀開轎門,走出位十八九歲的姑娘。姑娘笑盈盈地向著張魚走來,來到張魚麵前行了個揖禮,口稱:
“小女子吳茵茵拜見公子,感謝公子日前仗義出手搭救之恩。”
在吳茵茵走前轎子時,張魚就認出了這女子正是當初被杜二苟當街調戲,被他救下來的女子。在張魚到總巡衙門去報到上任時,也曾在總巡衙門前與此女擦肩而過。沒想到,這次在江南轉運使司衙門前,又遇到了她。
“姑娘不必客氣,舉手之勞而已。”
張魚趕緊回了一句。
“你們兩位是怎麼認識的?”
杜天華認得吳茵茵是吳庸才的寶貝女兒,但是很奇怪張魚跟吳茵茵是如何認識的,而且聽吳茵茵的意思張魚還救過她。
張魚看了杜天華一眼,很想說還不是你的寶貝大兒子要調戲人家,結果被我教訓了一頓。不然咱倆也不認識啊?
但這樣當麵說會讓杜天華很難堪,說不定晚上回去二狗子還要屁股開花。於是隨口說道:
“前段時間吳小姐在街上遇到點麻煩,剛好我路過就幫了一把。”
雖然杜天華認得吳茵茵,吳茵茵卻並不認識杜天華。她笑著向杜天華頷首,算是打個招呼。隨後問道:
“不知兩位來到轉運使司所為何事?”
“有件十分緊急的事情,想求見轉運使大人,奈何不巧大人外出了。”
“十分抱歉,家父昨天出發去溧水、高淳、當塗一帶巡檢了,走時說要五日左右才回來。”
“原來吳小姐是轉運使大人的千金,失敬!既然轉運使大人不在,那我們就先告辭了!”
張魚對吳茵茵拱了拱手,準備告辭。既然轉運使不在,就趕緊去想別的辦法,拖一分鍾建康城就多一分危險。
“巡轄使大人剛才不是還說,有緊急的事情要見家父嗎?怎麼,這會事情又不急了?”
張魚一愣,這小妞居然知道他當了巡轄使。轉念一想,自己去總巡衙門報到時不是恰好遇見她嘛。這樣說來她知道也不奇怪。
吳茵茵見張魚沒說話,又說道:
“家父外出前曾交代,在他外出期間一切公務由轉運副使劉叔叔暫代。我可以帶你們去見劉叔叔。”
“多謝吳小姐的好意,隻是此事非要轉運使大人才能定奪。”
張魚把當前出現流民和瘟疫威脅建康城之事,簡單跟吳茵茵說了一下。又說明了來找吳庸才,是想讓吳庸才去勸說夏正德下令在城外設置安置點安置流民,並關閉城門將流民阻止在城外。
吳茵茵聽了張魚的話想了一下,突然問了一個讓張魚摸不著頭腦的話:
“我送你的香囊,公子可曾帶在身上。”
張魚想起來,那天他逼著杜二苟跟吳茵茵道完歉後,吳茵茵並沒有跟他說謝謝,而是塞給他一個香囊就跑了。
張魚從懷裏摸出一個香囊遞給吳茵茵:
“荷包一直帶在身上,今日終於可以物歸原主。”
吳茵茵看到張魚從懷裏拿出荷包,俏臉微紅,輕輕說到:
“茵茵不是向公子討還荷包,而是提醒公子可帶上荷包去都統司,找都統楊將軍商議。楊將軍是茵茵的姨夫,他認得這個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