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根本就沒有什麼河渠要修整,那些被以修河渠的名義抓丁的青壯年流民,他們可能都被送進了這座西山鐵礦,成為免費的苦力。
怪不得秦春才勸張魚讓趙朗趕緊渡江,不要再等他的孫子了。
因為這些苦力根本就不可能被放出來,要知道在古代私采鐵礦可是殺頭甚至滅門的重罪,這些苦力進去那天就注定不可能活著出來。
中國古代一直以來實行鹽鐵官營製度,鐵礦銅礦等屬於國家戰略儲備物資,曆朝曆代都是由朝廷開采、冶煉,大部分用於裝備軍隊武器、鑄造錢幣和各種禮器。
隻有很少一部分流入民間,供民間生產生活使用。
然而,越是壟斷的東西越是暴利,所以從秦漢到明清,雖然朝廷一直實行鹽鐵官營,但官商勾結私賣私采的情況,也一直屢禁不絕。有名的鹽幫其實就是官商勾結,販賣私鹽的走私分子。
鐵礦的開采可不是一般的小商販、小官吏能夠做到的,古代生產力低下鐵礦開采需要大量人力,鐵礦石開采出來之後需要冶煉提純才能變成鐵,煉成鐵之後的買家一般也都是官府、軍隊等。
所以,張魚猜測,這個西山鐵礦的背後,很可能是不少朝廷官員,甚至可能還牽扯到四大家族。否則,也不會囂張到動用衙門的衙役來為鐵礦抓丁。
既然鐵礦位於烏江縣境內,張魚決定從烏江縣知縣查起。
張魚讓杜二苟和楚若嬋分別用朱雀門、紅顏會的力量,去調查烏江縣的知縣王承雲,看此人背後究竟站著哪位朝廷大人物。
調查的結果讓張魚有些泄氣,烏江知縣王承雲,一年前進士出身,半年前到烏江縣就任知縣。到任後雖然沒做過什麼大事情,但也算體恤民情。
另據杜二苟的調查消息,烏江縣西山從三年前就已經被官府列入禁地,農戶不得上山砍柴,獵戶不得在西山打獵,上下山道路都有人把守。
曾有獵戶因追趕獵物誤入西山,之後被以私闖禁地的罪名關進了縣衙大牢,沒多久這個獵戶就生病死在了獄中。
彙總以上信息,張魚認定這個王承雲對於私采鐵礦的事,可能不知情或者參與的不深。
調查陷入無頭緒狀態,張魚又想起了柳詩詩,這個時候要是柳詩詩在就好了,朱雀門和紅顏會的資源更多是在江湖上,柳詩詩掌握的同濟會,則一向跟官場有很深的交集,她定能打探到一些內幕。
可惜,這個紅顏知己還在江南的建康府,眼下隻有另想辦法了。
烏江縣城,大街上。
一個員外模樣的人,帶著兩個家丁在街上走著。
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婦人從旁邊躥了出來,走到其中一個家丁旁邊,一把拉住家丁的胳膊,嘴裏念叨著:
“我的平兒,跟為娘回家,娘給你做好吃的。”
“平兒快跟娘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