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宏偉計劃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鍾。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東坡引花梢紅未足,條破驚新綠。重簾下遍闌幹曲。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
鳴禽破夢,雲偏目蹙,起來香鰓褪紅玉。花時愛與愁相續。羅裙過半幅,羅裙過半幅
摘自辛棄疾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調寄《臨江仙》
邊亮前麵帶路,領眾人上山,眾人直奔聚義大廳。靳單吩咐一聲,幾個精幹的小嘍囉便上了酒席。酒食做的雖不精細,但充滿豪邁之氣,整雞整鴨,大魚大肉。程興沛,張遼眾人自馬邑直奔雁門,一走就是十天,車馬勞頓不說,吃的也是冷飯饅頭,為了躲避黃巾賊的耳目,眾人往往天黑住宿,起早出發,有時甚至要錯過宿頭,吃了不少的苦,張遼眾人自小吃苦受累,倒還能支撐,可程興沛來自現代,能吃的這苦?出行坐車,吃飯在不好還有一碗熱乎乎的方便麵。看到這麼豐盛的,熱乎乎的飯菜,程興沛幾人都是垂涎欲滴,頻頻咽吐沫,食欲大開。
邊亮引眾人入座,執意讓程興沛上座,程興沛執拗不過,隻好就座,眾人依次坐定。邊亮親自把盞,替眾人斟酒。大家英雄相見,不免惺惺相惜,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江湖莽漢沒有什麼虛的,眾人也都不客氣,何瑞廷更是抄起一個雞腿就往嘴塞。吃的不亦樂乎!
眾人你來我往,觥籌交錯。邊亮,靳單,趙信等人分別把盞,頻頻向程興沛眾人敬酒,以謝冒犯之意。古代的酒是純糧食釀製,酒精濃度低,程興沛喝著就跟喝水差不多,其他幾人行走江湖,也都酒量甚豪。喝道高興處,大家還劃起拳來。
程興沛自打來到這裏,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眾多英雄,特別高的是,這些英雄居然還成了自己的小弟,有了這些兄弟,打江山可總算有了資本。
看著眾人豪氣幹雲,意氣風發的樣子,程興沛詩興大發,當即吟詩一首:“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白登恥,猶未雪;百姓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貪官血。待從頭重建新河山,明世界。”
程興沛一陣心虛,把嶽爺爺的詞用上了,險些出錯,還好關鍵時刻及時刹車,不然這靖康恥作何解釋?
眾人聽完程興沛吟詩,都愣在那裏。張遼等識得文字的都感覺程興沛胸有大誌,而詩文隨意輕鬆,用詞恢宏大氣,完全不是自己所見的律詩歌賦,給人以高深莫測的感覺,就連何瑞廷,駱剛等不識得字的也聽出了那千軍萬馬,縱橫馳騁,氣勢磅礴的英雄氣概。別說是邊亮等初次見麵的人如此,就連張遼等與程興沛相處一段時間的人都更加佩服他了。
程興沛見眾人怔怔的看著自己,老臉通紅,不知是酒氣上來了,還是自覺羞愧,不過,可能後者占了大部分。他趕緊借喝酒掩飾自己的心虛,好整以暇,咳嗽了一聲,慢慢的抬起目光望著邊亮等眾人道:“各位兄弟都是哪裏人?家中可還有其他親人?”
聽到程興沛發問,邊亮等人這才回過神來。紛紛道出自己的家鄉來曆。原來邊亮是右北平人士,靳單是北海郡人,趙信是盧龍人,孫封和李斌是渤海郡人,而駱剛是會稽郡人士。幾人原本不識,隻因皆在雁門郡做生意,時日久些,才寥寥熟稔,隻聽聞戰馬生意好做,於是六人合夥。不想邊關告緊,雁門關關閉,這戰馬沒了買主不說,守關的狗官反誣他們是奸細,要捉拿他們。眾人走脫的性命,無奈血本無歸,走到這赤鬆山時,恰遇著一班毛賊攔路,被他們殺了帶頭的,就在這赤鬆山落草,湊些盤纏回鄉。不想在這遇到程興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