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和胃是永不分離的好搭檔
現在大家都越來越重視養生,在養生的過程中,脾和胃是一體的,所以不要單獨照顧脾,或單獨照顧胃,而是要把脾和胃兩者都照顧到,這樣才能有養生的效果。
生活中,我們通常形容兩個人之間交情深厚或關係很鐵時常用這個詞:“肝膽相照”。從中醫觀點來看,肝與膽是相表裏的,二者屬於相互照應,和諧共存的關係,一旦一方出現了問題,那麼另一方必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同樣的道理,脾和胃也同肝膽一樣是相表裏的,也是相互照顧的。所以胃生了病會傷及脾,脾生了病也會影響到胃。因此,體內後天營養充足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脾和胃的共同作用。
我國古代醫術《脾胃論·脾胃勝衰論》中有這樣的記載:“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麵”。
另外,《黃帝針經》中也有相關記載:“麵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現代人與古人相比,飲食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是變得沒有節製了,特別是一些年輕的上班族,他們往往忙於工作或饑一頓飽一頓,或涼一口熱一口,因此現在年輕人患脾胃疾病的人很多。中醫認為:“麵熱者足陽明病。”我們看看胃經經脈循行圖就可以發現,胃經有
一部分循行在麵部。故而,如果一個人麵紅發熱,那麼他的脾胃肯定是有問題。如果胃生病了,那麼它所受納的食物自然就會大大減少,在這種情況下,脾就不能把更多的水穀精微運送到全身各處,於是全身的營養就跟不上,人也就容易生病。
《脾胃論·脾胃勝衰論》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其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其實就是說,如果太勞累、不注意休息那麼身體狀況就會逐漸下降。曾經有年輕朋友也給我說過自己的情況“工作太忙了,經常加班,我們也沒辦法啊?”雖然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價值得到最大化,但員工是人而不是機器,需要有一定的休息時間。
站在中醫的角度來看,如果過度勞累,會造成脾氣虧虛,減弱脾的運化力,全身各處並不能得到營養,所以就會出現犯困、身上沒勁兒、四肢無力、大便稀溏的情況。如果脾生病了,體內的津液就不能通過,也就跟著出問題了。
總之,在養生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既能照顧脾同時也照顧到胃,隻有二者兼顧,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