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是你形象之窗(1 / 1)

眼神是你形象之窗

“眼是心靈之窗”,眼的奧秘在於它會毫無保留地反映出人的喜、怒、哀、樂,反映人的思維活動。

所以說,從一個人的眼睛中通常能夠反映出他的整個內心世界。

我們常常說某位可愛的女孩子的眼睛會說話,這就是她的眼睛富於表情。實際上,內心充實、情感豐富的人的眼睛都是十分動人的。

一個良好的個人形象,其目光是坦然、親切、和藹、有神的。特別是在與人交談時,目光應該注視對方,不應該躲閃或者遊移不定。在整個談話過程中,目光要注意對方,專心、溫和、充滿熱情。

人際交往中諸如疲倦、冰冷、呆滯、漠然、輕蔑、驚慌、敵視、左顧右盼的目光都是應該避免的,更不要對人上下打量,擠眉弄眼。

還有一種眼神叫“凝視”。各種凝視都有不同的作用。在洽談、磋商、談判等場合,凝視對方給人一種嚴肅、認真的感覺。注視的位置在對方雙眼或雙眼與額頭之間的區域。各種社交場合使用的注視方式也是一種凝視,注視的位置在對方唇心到雙眼之間的三角區域。親密凝視是親人之間、戀人之間、家庭成員之間使用的注視方式。凝視的位置在對方雙眼到胸之間。

有一位女記者在對男性做采訪時,常有這種體驗:對注視她的男性要比不注視她的男性更有好感。而且經過在麵試時候的測驗,也

表明如何選擇候選人也與是否注視著主考人有著很大的關係。注視,或是看一個人,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視線接觸”。這種視線接觸越頻繁,對方也越會產生好感。我們應該學會被對方注視。把自己和對方換一個位置的話就會明白。如果是討厭的人,也不會想去看他一眼。

相反,如果是自己喜歡的人,就總會去盯著他看。所以注視著你的人,也對你抱有一定的好感。用溫柔的、親切的目光注視對方的話,對方也會產生“他為什麼這樣看著我呢?”“有機會的話,和他聊聊看!”之類的想法。如果遇到了你喜歡的人,先從注視他開始。

社交中一雙真誠而熱情的眼睛能夠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眼睛會說人們內心深處的話,它表明了你對人家的好感。充滿善意的眼睛不一定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但隻要真誠,同樣可以贏得人們的好感,讓人難忘。

有人說“眼斜心不正”,其實不準確,應該說“眼邪心不正”。心術不正的人不光是喜歡斜視,而是“邪”視,就是眼神中透出邪惡的光。

孟子說過,看人胸中正與不正,要看他的“眸子”,正直的人眼光是光明坦然的,不正的人眼光是怯懦而灰暗的。曾國藩也說過:一個人目光閃爍不定,這個人定非善類。這些說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們如果遇到一個人,眼睛急速地躲開你的目光

而閃爍不定,你心裏就會很不舒服。我們相信自己的人品,但從儀態上也不要染上這些壞毛病。

眼神不能濫用。自然眼神是語言表達的得力助手。眼睛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能表達比言語更深切、更微妙的含義。許多動物不會說話,卻會瞪眼,其目的是向對手發出威脅的信號。蝴蝶經過長期進化,翅膀上的斑紋越來越醒目,這種斑紋會使其他動物誤認為是猛獸的怒目,從而不敢輕舉妄動。

眼神可以顯示出人的喜悅或冷漠,每一種眼神都有特定的含義:明亮的眼神表示心情愉快;平靜的目光表示溫和善良;靈秀的目光表示聰明智慧等等。可見,在交際活動中注意眼神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的眼神應該智慧、誠懇、明亮、平靜、友好、坦然、專注、堅定。切忌挑逗、仇恨、輕佻、卑瑣、輕蔑、奸詐、憤怒、凶狠、陰沉、遊離、茫然的眼神。

眼神是一種在社交中通過視線接觸來傳遞信息的表情語言。人們曆來重視眼睛對行為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思想感情的存在和變化都能從眼睛顯示出來。從理論上講,眼神主要由以下三方麵組成。

一是視線長度。在我們與人交談的過程中,注視對方的時間是談話時間的一半左右。如果超過這個比例,說明我們對對方本人比對方的話更感興趣;低於這個比例,說明對二者都無所謂。交談時的其他眼

神表現,總的講要靈活自然。對一般的談話對象,不要長時間凝視,否則就會讓對方有被侵犯的感覺。

二是視線方向。談話時,我們注視對方的部位可以顯示我們與對方關係的親疏。在生意、談判、商務等場合,要用眼睛看著對方臉上的三角部位。這個三角就是雙眼和前額的中心位置。如果你看著對方的這個部位,就會顯得嚴肅認真,別人也會感到你有誠意。所以,這是把握住談話主動權和控製權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