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不要隨意插話(1 / 2)

傾聽,不要隨意插話

在交談中,每個人都有發言權。但許多人往往過分相信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常常不等別人把話說完就隨意插話、打斷對方,這樣是不僅有失禮貌的行為,不但會攪了別人的興致,還會阻礙別人的思想,破壞別人的情緒,引起別人的反感。

老白在鎮上蓋了一套兩層的樓房,當該房子的第二層剛封頂時,幾個朋友在他家吃飯。席間,突然來了一位專門安裝鋁合金門窗的個體戶,與老白一見麵就遞了張名片,並介紹了他做鋁合金門窗的優勢。老白說:“雖然我們以前不認識,但通過你剛才的一席話,得知你對鋁合金門窗安裝的經驗豐富,假如我房子的門窗讓你來安裝,我相信你能安裝,也相信你能做得很好。但是在你今天來之前,我們廠裏一名下崗鉗工已向我提起過,門窗安裝之事已決定由他來做……”

老白的話還未說完,那個個體戶便插話了:

“你是說那東跑西走的小楊吧?他最近是給幾家安裝了門窗,但他那‘小米加步搶’式的做法怎能與我比?”

哎呀!這話不說還好,一說便讓老白頓時拿定了主意,接著說:

“不錯,他盡管是手工作業,沒有你那先進的設備,但他目前已下崗在家,資金不夠豐厚,隻能這樣慢慢完善,出於同事之間的交情,我不能不讓他做!”

就這樣,那個個體戶隻得怏怏

離開了。

之後,老白對我們說:“那個個體戶沒聽懂我的意思,把我的話給打斷了。本來,我是暗示他,做鋁合金門窗的人很多,不止他一個上門來請求安裝。我已打聽到了他做門窗多年,安裝熟練,且很美觀,但他的報價很高,我隻是想殺殺他的價格,可他的一番話攻擊了我同事小楊的人品,我寧願找別人,也不要讓他來安裝我的門窗。”

這本來是一樁很不錯的生意,最終卻以失敗告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個個體戶過於急躁,不等人家把話說完,甚至還沒有聽懂別人的意思,就打斷別人的話頭,結果把眼看就要到手的生意給丟了。

談話是人們進行交流的最佳方式。會說話的人,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會很注意地傾聽,然後適時地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不會說話的人,在別人說話的時候,總是隨時擺出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一有機會,馬上插嘴。

如果一個人正講得興致勃勃,聽眾也正聽得津津有味,而此時你卻突然插嘴。在這種情況下,不但說話者對你沒有好感,很可能其他人也不會對你有好感。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你應該耐心地聆聽他人的話,注意不要插話攪了對方的興致,這時,點頭示意比貿然插嘴要好得多。

插話,就像是一把“鉤子”,不到萬不得已時,最好不要用它。約翰·洛克指出:“打斷別人說話是最無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