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願意為努力又不抱怨的人開綠燈(1 / 2)

老板願意為努力又不抱怨的人開綠燈

小芸在一家化妝品公司做營業員,做了5年連個店長也沒當上,為此事她一直向朋友抱怨,說老板不具慧眼,又說同事擠兌她,對此朋友半信半疑。

一次,朋友去小芸所在的店裏看望她。小芸不停地和朋友說話,手裏還拿著遊戲機在玩,顧客進來時她連理都不理。顧客本來想向小芸詢問一些問題,但看到她的情景便欲言又止,一連來了五個顧客她都沒有理會,隻向第六個顧客說了一句“買不起就別看”,結果第六個顧客滿臉通紅摔門而出。

幾個月後,朋友再去店裏找小芸時,一位同事說她已經被解雇了。我們總能聽到許多人抱怨他們的工作不順利,但事實上,他們的不順利都是他們親手造成的。但遺憾的是,很多人總是在受到懲罰之後才會恍然醒悟;在失去工作的時候,才懂得付出努力的重要。

很多人都埋怨自己的運氣不好,別人那麼容易成功,而自己卻總是在成功的邊緣打轉。其實,他們不知道,失敗的原因正是他們自己。他們不肯在工作上集中全部心思和智力,做起事來無精打采、萎靡不振;他們沒有遠大的抱負,在事業發展過程中也沒有排除障礙的決心。這樣怎麼能成功呢?

一個人要想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並走向成功,就要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無論擔任何種職務,做什麼

樣的工作,都負有相應的責任,這是社會法則,這是道德法則,這還是心靈法則。公司不是慈善機構,既然支付薪金聘請你,就自然認為你所承擔的工作別人無法替代,你的勞動成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有一位大學生畢業後在一家科研單位上班,工作很長一段時間後還是個小小的助手。每天守著那些瓶瓶罐罐,幹些洗洗涮涮、掃地倒水的簡單體力勞動。“大學生”怎麼也想不通,逐漸就有些自暴自棄了:湊合幹下去吧,等合同期一滿,我就走人,這破地方不可久留。

但此後不久,一件意外的小事刺激了他:和他同學校畢業比他早兩年來的師兄因為平時工作勤奮認真,被任命為課題組長。“大學生”平時和他關係不錯,那位師兄從來不像“大學生”那樣抱怨,相反總是安慰他要把目光放長遠一些,不要隻看眼前利益。

“大學生”平時總對師兄的勸告不以為然,現在似乎有點明白了:我以前怎麼老有那麼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呢?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沒有任何社會經驗,沒有參加過多少實踐活動,單位憑什麼信任我、對我委以重任。平時還總是自詡有遠大的抱負,其實在別人眼裏隻是個既不踏實又很幼稚的牢騷鬼罷了。

“大學生”終於回到了現實之中,不再總是抱怨懷才不遇了。他逐漸發現,自己平日看不起的簡單工作,

實際也能使自己學到很多東西:工作時經常與老板見麵,很多時候能親眼看見他們是怎麼做工作的,好像並沒有自己當初想象的那麼複雜。他感到自己真的有了進步,並且這種進步是踏實的。在職業生涯中,努力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每個人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更應該努力多做一點。西方有句名言:機會總是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付出多少,就會回報多少。盡自己所能多做一點工作,相對來說,具有以下兩個方麵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