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寬容來打動人心
上司籠絡下屬通常采用官職、錢財兩種手段,其實有時上級對下屬不必付出實質性的東西,而隻要通過某種表示、某種態度,便能給下屬最大的滿足,他們會因而對上司感恩戴德,更加忠心耿耿地為其效勞。
漢文帝時,袁盎曾經做過吳王劉濞的丞相,他有一個從史與他的侍妾私通。袁盎知道後,並沒有將此事泄露出去。有人卻以此嚇唬從史。那個從史就畏罪逃跑了。袁盎知道消息後親自帶人將他追回來,將侍妾賜給了他,對他仍像過去那樣倚重。
漢景帝時,袁盎入朝擔任太常,奉命出使吳國。吳王當時正在謀劃反叛朝廷,想將袁盎殺掉。他派五百人包圍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對此事卻毫無察覺。恰好那個從史在圍守袁盎的軍隊中擔任校尉司馬,就買來二百石好酒,請五百個兵卒開懷暢飲。圍兵們一個個喝得酩酊大醉,癱倒在地。當晚,從史悄悄溜進了袁盎的臥室,將他喚醒,對他說:“你趕快逃走吧,天一亮吳王就會將你斬首。”袁盎問起:“你為什麼要救我呢?”校尉司馬對他說:“我就是以前那個偷了你的侍妾的從史呀!”袁盎大驚,趕快逃離吳國,脫了險。
戰國時,楚莊王賞賜群臣飲酒,日暮時正當酒喝得酣暢之際,蠟燭滅了。這時有一個大臣因垂涎於莊王美姬的美貌,加之飲酒過多,難於自控
,便乘黑暗混亂之機,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一驚,左手奮力掙脫,右手趁勢抓住了那人帽子上的係纓,並告訴莊王說:“剛才燭滅,有人牽拉我的衣襟,我扯斷了他頭上的係纓,現在還拿著,趕快拿火來找出這個斷纓的人。”
莊王說:“賞賜大家喝酒,讓他們喝酒而失禮,這是我的過錯,怎麼能為要顯示女人的貞節而辱沒人呢?”於是命令左右的人說:“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斷係纓,說明他沒有盡飲。”群臣一百多人都扯斷了帽子上的係纓而熱情高昂地飲酒,一直飲到盡歡而散。
過了三年,楚國與晉國打仗,有一個臣子常常衝在最前邊,最後打退了敵人,取得了勝利。莊王感到驚奇,忍不住問他:“我平時對你並沒有特別的恩惠,你打仗時為何這樣賣力呢?”他回答說:“我就是那天夜裏被扯斷了帽子上係纓的人。”
從這裏,我們不僅看到了袁盎和楚王的寬宏大度、遠見卓識,也可以洞悉他們駕馭部下的高超藝術。
無獨有偶。公元199年,曹操與實力最強大的北方軍閥袁紹相拒於官渡,袁紹擁眾十萬,兵精糧足,而曹操兵力隻及袁紹的十分之一,又缺糧,明顯處於劣勢。當時很多人都以為曹操這一次必敗無疑了。曹操的部將以及留守在後方根據地許都的好多大臣,都紛紛暗中給袁紹寫信,準備一旦
曹操失敗便歸順袁紹。
相拒半年多以後,曹操采納了謀士許攸的奇計,襲擊袁紹的糧倉,一舉扭轉了戰局,打敗了袁紹。曹操在清理從袁紹軍營中收繳來的文書材料時,發現了自己部下的那些信件。他連看也不看,命令立即全部燒掉,並說:“戰事初起之時,袁紹兵精糧足,我自己都擔心能不能自保,何況其他的人!”
這麼一來,那些動過二心的人便全部都放了心,對穩定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
曹操的這一手的確十分高明,他將已經開始離心的勢力收攏回來。不過,沒有一點氣度的人是不會這麼幹的。
有些人隻是一味地向欲拉攏的一方施以恩惠,特別是對那些自己以為將要用到的人,更是如此。其實,收攏人心,最重要的是要針對對方的心理。給地位卑賤者以尊重,給貧窮者以財物,給落難者以援助,給求職者以機會等等,這才是收攏人心最有效的方式。
為官者不僅要對部下示以寵信,同時還要向他們顯示自己的大度,盡可能原諒下屬的過失,這也是一種重要的籠絡手段。俗話說:“大人不計小人過”、“宰相肚裏能撐船”,所以對那些無關大局之事,不可同部下錙銖必較,當忍則忍,當讓則讓。要知道,對部下寬容大度,是製造向心效應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