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場合要有應付變數的妙招(1 / 2)

特定場合要有應付變數的妙招

孔子雲:不預先猜測他人要蒙蔽自己,也不無端懷疑他人不老實,但遇到不老實的人或欺偽不實之事,卻能及早覺察,如此才算得上是賢明之人。社交場合,不善猜忌他人之人,往往被他人所猜忌;慣於猜忌他人行為不軌的人,又往往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劉備處在低穀時期,隻有暫時投向走紅運的曹操。而他暗地又參與了滅曹的組織,隻好裝癡,將自己的計劃隱藏到深處,屈作一菜農。不然稍稍露出蛛絲馬跡,就會遭殺身之禍。曹操擊敗呂布,奪取了徐州,劉備因自己勢單力薄,隻好隱藏下自己大展宏圖的宿願,暫時依附於曹操。曹操原本對劉備不放心,消滅呂布後,讓車胄鎮守徐州,把劉、關、張一同帶回許都。既然歸順於他,也就得給些甜頭,於是曹操帶劉備進見獻帝,論起輩份,劉備還是獻帝的叔叔,所以後來人家叫他“劉皇叔”。

劉備原來就是豫州牧,這次曹操又薦舉他當上了左將軍。曹操為了拉攏劉備,對他厚禮相待,出門時同車而行,在府中同席而坐。一般人受到如此的禮遇,應該高興,劉備卻恰恰相反。曹操越看重他,他越害怕,怕曹操知道自己胸懷大誌而容不下他,更怕“衣帶詔”東窗事發。

原來,獻帝想擺脫曹操的控製,寫了一道討滅曹操的詔書,讓董承的女兒

董貴人縫在一條衣帶中,連一件錦袍一起賜給董承。董承得到這“衣帶詔”,就聯合了吳子蘭、王服和劉備結成滅曹的聯盟。因此事關係重大,一點兒風聲也不能透漏。

於是,劉備裝起糊塗,在後花園種起菜來,連關羽、張飛都摸不透大哥為什麼變得這麼窩囊。一天,劉備正在後園澆水種菜,許褚、張遼未經通報就闖進後園,說曹操有請,馬上就去。

當時關羽、張飛正對劉備那種悠閑自得的行為不滿,一塊兒出城練習射箭去了。劉備隻得孤身一人去見曹操,劉備心中忐忑不安:難道董承之謀露了餡!因為心裏有鬼,所以越發緊張。

曹操見了他,劈頭就是一句:“您在家裏幹的好事呀!”

劉備覺得臉上的肉都僵了,兩條腿直發抖,嚇得一時說不出話來。幸好曹操長歎了一口氣後,又冒出一句:“種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劉備這才知道曹操所說的“好事”不是指謀反,提到嗓子眼的那顆心才暫時放了下來。

曹操拉著劉備的手,一直走到後花園。曹操指著園中尚未成熟的青梅果子,對劉備講起前不久征討張秀時發生的“望梅止渴”的故事來:“征途中酷暑難忍,將士們口幹舌燥,我就用馬鞭遙指著前方一片樹林說,前邊有一片梅林,梅果青青,可以止渴了。將士們一聽‘梅果青青’,不覺人人牙酸流涎,嗓子一時竟不

渴。今天,我看到這後園的青梅,不由得想起舊事,特地請您來賞梅飲酒。”

劉備此時仍是驚魂未定,雖是心不在焉,卻還是故作認真地聽著。六月的天,孩兒的臉,說變就變。剛才還是大晴的天空,現在卻湧起團團烏雲,急風吹得梅樹刷刷地響,常言“風是雨的頭”,曹操忙拉上劉備躲到小亭子裏。劉備這才發現,亭中已經備好一盤青梅果,一壺剛剛煮好的酒,知道是曹操早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