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氣水,四季常備的萬能藥(1 / 1)

藿香正氣水,四季常備的萬能藥

每到夏天,大伯都會因為悶熱的天氣被“悶”得全身不舒服,胸悶、頭痛、惡心、鬧肚子,算不上大病卻非常難受。每到這個時候,大伯都隨身攜帶幾瓶“藿香正氣水”,不舒服的症狀很快就能見效。

前幾天天氣悶熱,氣溫高達三十六七度,陰天的時候悶熱得可怕。我正在診所裏閑坐,朋友突然來到我這裏,麵色蠟黃,他說自己最近食欲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狀況,起先以為是吃壞了肚子或受涼導致的,去藥店買了些治療腸胃炎的藥,但服了幾天症狀都沒見改善。

我認為他這是“胃腸型感冒”。朋友一聽我這麼說,就犯糊塗了,感冒不是分為風寒型感冒和風熱型感冒,怎麼還出來一個胃腸型感冒?我給他解釋道:通常情況下感冒症狀無非是發燒、頭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適,但如果上呼吸道症狀不明顯,即喉嚨發炎、咽喉痛等症狀不明顯,反而出現了食欲差、反酸、燒心等,導致惡心、嘔吐,同時伴隨著輕微腹痛、水樣腹瀉等,即為胃腸型感冒主要症狀。胃腸型感冒主要為腺病毒、杯狀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病毒感染所致,多發生在消化道功能較弱的群體中。此類感冒病毒會乘虛而入,鑽到消化道中,引發消化道黏膜反應,導致一係列消化道症狀。

我看朋友的精神狀態

還可以,而且沒有發熱症狀,並且發病時間較短,於是為他開幾瓶藿香正氣水。他聽到我的話將信將疑,我告訴他,回去喝試試吧,如果症狀沒有減輕或痊愈再過來也不遲。

他拿著幾瓶藿香正氣水滿腹狐疑地回家了,第二天就告訴我食欲大增,種種不適也都減輕了不少。

治療胃腸型感冒最常用的藥為藿香正氣水,主要功能為解表、和中。中醫學認為,解表即為解除肌體表層病邪,和中即為調和胃腸道。藿香正氣剛好可以應付胃腸型感冒,因此見效很快。

“藿香正氣”為中醫藥寶庫的經典方劑,經過近一千年的發展,“藿香正氣”不但有傳統的丸、散、水劑,並且還有液、軟膠囊等,非常受老百姓的歡迎。藿香正氣水源於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藿香、蒼術、陳皮、厚樸、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蘇、白術、大棗、生薑等組成,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功,常用其治療發熱惡寒、頭痛、胃痛、胸滿惡心、嘔吐腹瀉等症,夏秋季節常用,是家庭必備良藥。

藿香正氣類中成藥已經演變為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口服液、藿香正氣顆粒等多劑型,藿香正氣除了可以解暑化濕,治療暑濕感冒外,其臨床應用價值也非常高。

家庭常備小藥箱中應當備好藿香正氣水,因

為它對於腸胃炎、濕疹、痱子、蚊蟲叮咬、頭癬、手足癬、白癜風、外陰瘙癢等症均有治療效果,也就是說,隻要符合“津濕、氣鬱、外風”等病因,無論何種病,都可以用藿香正氣水來解決。

小兒腹瀉,也可以用藿香正氣來解決。回家找塊幹淨紗布,折疊成4~6層放到孩子肚臍上,將藿香正氣水放在水中預熱,藥液溫度適宜後倒在紗布上,充盈不溢即可,之後將塑料布覆在紗布上,再用醫用膠布固定好,敷2~3小時後取下,每天敷2~3次,通常連續敷2日就能見效。這種方法簡單實用,比貼肚臍管用。但是,如果腹瀉較重、中度以上脫水,應當及時進行補液。

藿香生氣還可治暈車。我們鄰居大媽偏偏不管坐什麼車都會暈車,問我有沒有什麼有效的暈車藥。我告訴她什麼藥都不用吃,乘坐車前,用藥棉蘸取藿香正氣水敷在肚臍內,或乘車前5分鍾口服1支藿香正氣水,坐什麼交通工具都不會暈了。

曾經有位年近50歲的女性患者來問診,她所患的是外陰瘙癢,我讓她將藿香正氣水用涼開水稀釋50倍之後清洗外陰,不但瘙癢等症狀得到了緩解,並且局部幹淨非常清爽。此法男女通用。

女性外陰炎、陰道炎都可以用藿香正氣水治療。藿香具有解暑化濕、行氣止痛、收斂之功,尤其對致病性黴菌的作用非常強。白芷

具有祛風解表、化濕止帶、瘡瘍消散、抗菌等作用;甘草具有治瘡瘍腫毒、清熱解毒、抗炎之功,同時能夠保護潰瘍;半夏可消痞散結;桔梗可排膿消痛;厚樸可抑製溶血性鏈球菌、誌賀氏菌、金葡球菌;白術、茯苓、大腹皮等均可化濕利水,各種藥物配伍,療效甚好,使用方便。如果伴隨著其他症狀,可以同其他藥物聯用,能夠提高治愈率、縮短病程。

此外,藿香正氣水可治療原發性痛經、子宮肌腺病、小兒單純流涎、蕁麻疹、帶狀皰疹等症。小小的藿香正氣水,可以稱得上是我們老百姓的常用“聖水”,凡是符合“津濕、氣鬱、外風”的病因,均可用它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