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男人,讓我們在事業上小試鋒芒(1 / 2)

四十歲男人,讓我們在事業上小試鋒芒

已到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職位不高不低,薪水不多不少。而在這時,命運突然給了你一次改變的機會,讓你碰上創業機遇,那麼你會做何選擇呢?是放棄還是抓住這個機會呢?

創業,這兩個字意味著從頭做起,白手起家;意味著挑戰、失敗,同時也意味著成功和財富。對四十歲男人來說,你不必去羨慕那些“二十而立”、“三十而富”的幸運兒,隻要你願意,四十歲去創業也一樣大有可為。

“古人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沒想到四十歲卻下了崗,也是在那一年開始了白手起家。”猴王集團董事長侯曉軍不無感慨地說。

陝西猴王集團董事長侯曉軍,看起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從表麵看,很難令人相信他就是占據了陝西省中高檔汽車裝飾大部分市場的陝西省汽車美容行業的領頭人。

1994年6月份,在郵電部西安電訊元件廠工作的侯曉軍下崗了,廠裏每月隻發60元生活費。而這年他剛好四十歲。

從高中畢業後就在西安電訊元件廠工作的侯曉軍,從學徒到班長、工段長、車間主任,一幹就是20年。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下崗。下崗後整整兩個星期,他足不出戶,不是蒙頭大睡,就是借酒澆愁。

後來侯曉軍的一位朋友給他提供了一個工作。這位朋友手裏有批積壓的落地

電扇,讓他推銷,每賣出一台可提成10元。盡管從沒幹過推銷,但為了生存,侯曉軍還是決定試一試。

7月的西安,烈日如火。侯曉軍背著一個大挎包,在西安繁華的市中心,一家一家的商場挨門詢問。半個月過去了,侯曉軍沒推銷出一台電扇。直到7月下旬的一天,在解放路一家綜合商店裏,一位女經理詢問了價格和進貨渠道後,竟當場訂貨200台,並要求第二天送貨。侯曉軍幾乎是一路跑回朋友處提貨。盡管因故他隻提了100台,但也淨賺了1000元,這比他當車間主任時400多元錢的月薪高出一倍多,這實在讓他興奮不已。

1995年,侯曉軍推銷自行車,但他卻陷入了困境。到1995年10月,侯曉軍隻剩下600多元錢,他決定去深圳碰碰運氣。

1995年侯曉軍懷揣家人東拚西湊的1000元錢隻身來到深圳。由於在深圳沒有熟人,年紀不小、文憑僅是高中畢業的他直到年末仍沒找到一份工作,而身上的錢卻所剩無幾。

1996年初,侯曉軍偶然得知有一家私人老板想建一個玩具廠,趕忙找上門去,他根據自己當車間主任的經驗,向老板談了組建和管理工廠的設想。老板當場拍板,聘用他負責生產流水線的設計和工程安裝,包吃包住,月薪1000元。侯曉軍僅用20天的時間就裝起了流水

線,老板又聘他為管理生產的副廠長,月薪1500元。但好景不長,5個月後,工廠因股東之間的矛盾倒閉了,侯曉軍又一次下了崗。

不久,一家小型彩色印刷廠聘他為“經營部經理”,實際上就是推銷員。老板給了他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他就騎著這輛老爺車每天穿行於深圳的大街小巷。侯曉軍發現礦泉水瓶上的商標用量很大,就追著公共汽車,抄下車身上印的礦泉水廠家的電話號碼進行聯係,許諾由他印刷商標可以比現在印刷價格便宜幾厘錢,並保證質量。剛開始,礦泉水廠隻讓他印一些樣本,後來逐漸地把生意交給了他。印刷廠老板決定,讓出廠裏15%的資產作為侯曉軍個人的幹股,參與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