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兩件事,創業之路會更通順
水不流則腐,人不進則退。創業已成為了四十歲男人提升自我價值,促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新選擇。但與年輕人創業不同,中年人創業必須突破來自家庭和自我認識的雙重局限,這樣才能穩步邁向成功。
(1)不要讓自己有後顧之憂。中年創業,一定要先過好家庭關。在做最後決定之前,要將自己的打算和盤托出,征求對方的看法和意見。不但要聽相同的意見,還要聽得進反對的意見。也不要一聽到相同意見,就興高采烈;一聽到反對意見就暴跳如雷。既然是兩個人的家庭,雙方的出發點肯定是一致的,在這個大前提下,還有什麼解決不了的矛盾、統一不了的意見呢?打個比方說,創業需要資金,這筆錢從哪裏來?首先要從家庭的收入和積蓄上想辦法,這就涉及另外一方的態度了。況且,創業初期,需要用錢的地方較多,而且還不到產生效益的時候,這個“時間差”怎麼打?家庭的正常生活該如何維持?僅此一項,就已經充分顯示出和家庭息息相關的聯係。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而且還必須看到,創業和“跳槽”相比,前者對家庭的影響要比後者大得多。換工作還要認真征求對方的意見,更何況創業!如果說,創業初期起步順利,時間不長便有收入,則家庭經濟狀況自然會“更上
一層樓”;若創業初始便不順利,出現小的失誤尚可彌補,大的打擊則不堪重負。捅下偌大一個窟窿,拿什麼去填補?若果真傷了家庭的元氣,那可真成“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夫妻雙方,同舟共濟,共同為創業之計圖良策、仔細斟酌,則可為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在印刷廠工作。男的是業務科科長,女的是一名會計。兩個人在一個單位工作,多感不便。後來廠裏因生產不景氣,1\/3的人員下崗,妻子也在其中。回到家中,雙方商量創業大計。聽了妻子的想法後,丈夫決定支持妻子開一家以彩擴為主,兼營複印、製作名片的多功能商店。經過一陣緊鑼密鼓的準備,小店終於開張了。丈夫的業務關係多,經常介紹一些業務,照顧小店生意。妻子懂管理,將工作與人員安排得有條不紊。不過幾個月光景,生意居然不錯,妻子的收入很快超過了原來在單位的工資。後來丈夫幹脆辭去工作與妻子一起經營小店,從此夫妻倆一個心思都撲在了商店裏,別看夫妻雙方在同一單位工作多感不便,但在自己這一片創業的小天地裏卻配合得相當默契,心照不宣。男主外,女主內,白天辛苦奔波,晚上回到家中共商大計。創業的成功為這個家庭增添了無比的活力與歡樂。
因此,四十歲男人在創業之前就要仔細考量一
下家庭因素,要和家人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還要給家人準備足夠的存款,這樣在創業過程中,才能避免“後院失火”的情況出現。
(2)首戰告捷後不要頭腦發熱。由於年齡使然,中年人在創業時往往沒有年輕人那樣的野心,當他們在創業過程中取得一個階段的勝利後,很容易產生滿足、懈怠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對於創業者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在經曆了一番平生沒有過的緊張和勞累之後,看著創業之舟平穩地向前行駛的時候,不禁使人不止一次地在腦海裏重映著那些創業之初的艱難歲月。現在,可以將那種一直繃緊的心弦稍微鬆弛一下了,但也隻能是稍微而已,因為今後的路還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