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逞一時之氣才能笑到最後(2 / 2)

去侍奉王稽,目的是想尋找機會向他推薦範雎。一天,王稽在下榻的館舍向鄭安平打聽:魏國有沒有願意與他一塊西去秦國的賢才智士,鄭安平便不失時機地向王稽陳說範雎的才幹。王稽當下決定於日暮時分,在館舍與範雎見麵。

日暮時分,鄭安平帶範雎來到王稽館舍。範雎麵對王稽,侃侃而談,條分縷析,議論天下大事。一席話還未談完,其才情智慧已使王稽信服,王稽決定帶範雎入秦。

王稽使事結束,辭別魏王,私下帶著範雎歸秦。他們一路緊趕,來到秦國境內的京兆湖縣時,隻見對麵塵土揚起之處,一隊車騎馳驅而來,範雎忙問王稽道:“對麵來的是什麼人?”王稽注目望了望,轉身告訴範雎,來的是秦國相穰侯魏冉,範雎一聽便說:“據我所知,穰侯長期把持秦國的大權,厭惡招納別的諸侯國的客卿入秦。我看,我與他見麵,隻會招致他的侮辱,請您還是把我藏在車中,不見為好。”正說著,魏冉的車騎已到,魏冉向王稽說了一番撫慰他出使辛苦的客套話之後,果然不出範雎所料,接著便問王稽:“使君出使歸秦,有沒有帶別國客人來啊?這樣做,於我們秦國沒有好處,隻會添加麻煩!”王稽見這種情形,心中暗自佩服範雎的先見之明,趕忙答道:“不敢。”魏冉看了看王稽,即示意馭手啟車繼續東行。

聽到

魏冉一行離去的車馬聲,範雎這才從車中探出身來,望著漸漸遠去的魏冉背影,心中沉思:“我聽說魏冉是一個聰明人。剛才他已經懷疑車中有人,隻是決心下慢了,忘記搜索而已。”範雎一念及此,當即斷然對王稽說:“魏冉此去,必然會後悔,非派人返回搜索使君的車輛不可,我還是下車避一下為好!”說完,範雎便跳下車,往道旁小徑走去。王稽按轡緩行,以待步行的範雎。方才走了十多裏,隻聽見身後一陣雜遝而急促的馬蹄聲響,魏冉遣回的騎卒已經趕了上來,將王稽的車馬緊緊圍住,一陣緊搜慢檢,見車中確實沒有外來的賓客,方才縱馬而去。

騎卒遠去,大道清靜,範雎從小路閃出,與王稽相顧一笑,上車策馬,往秦都鹹陽的方向急駛而去。

範雎裝死逃出魏國,智避魏冉而得以入秦。入秦後,他充分施展辯才遊說秦昭王,最終取得信任。秦昭王采用範雎的謀略,對內加強了秦國的中央集權,對外使用遠交近攻的霸業方略,使秦國對列國的壓力再度加強。秦昭王因此任命範雎為秦相國,封為應侯。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幾次“關鍵時刻”,隻有沉得住氣,冷靜以對,才能保存自己的實力,為自己贏得勝利的機會。如果沉不住氣,逞一時之能,就難以成就今後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