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不可有勇無謀
有很多人不能忍一時之氣,喜歡硬充好漢,結果撞得頭破血流,連自己都不能保全,更別提打敗對手了,所謂“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雖然聽起來可悲,但細思之,正直固然可敬,但曲徑通幽地以柔忍之術達到正義的目的,是不是更有作用?
西漢景帝時,竇嬰擔任大將軍之職,是朝廷中的百官之首。做這樣的高官,巴結他的人很多,竇嬰也十分得意。
朝中大將灌夫為人耿直,是個典型的武夫,他不僅不去討好自己的頂頭上司,反在私下裏說:“人們都是勢利眼,巴結那些有權勢的人,這真是太無恥了,正人君子是不會這樣的。”
竇嬰後來知道此事,就向灌夫說:“你不喜歡我,不和我結交就是了,為何還要挖苦我呢?”
灌夫也不回避,回答說:“我心直口快,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隻想提醒你不要太驕傲,否則就樂極生悲了。”
竇嬰沒有責怪他,卻好心對他說:“你這個人有勇無謀,雖然剛直,但難當大事。如若碰上奸詐小人,吃虧的一定是你。我不和你計較,難道別人也會原諒你嗎?你才應該小心才是。”灌夫對竇嬰的話不以為然。
灌夫對上不巴結,對下卻是恭敬尊重,不敢有一點兒怠慢。當別人都讚賞他這一點,誇他是個十足的正人君子時,有位朋友卻表示了憂慮,對他說:“
在朝廷做官,就要符合官場上的規矩。現在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你頂撞上司,反而討好下屬,這哪裏是晉升之道呢?你不識時務,反以為榮,早晚必惹大禍。”但灌夫對此仍是充耳不聞。
後來竇嬰被免職,孝景皇後的弟弟田蚡當上了丞相。田蚡是個十足的小人,灌夫十分看不起他。
百官見竇嬰失勢,就開始巴結田蚡,灌夫卻和竇嬰來往密切。竇嬰十分感動,說:“我得勢時,你從不和我交往,現在你不去趨炎附勢,可見你為人的品德高尚。”
灌夫的朋友又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說:“你的言行不合官場之道,實屬不智之舉。作為下級,你疏遠丞相,結交失勢的人,這雖是君子行為,卻也難為小人所容。表麵文章還是要做的,你該有所反省了。”
田蚡驕橫,對灌夫的耿直早有不滿,他時刻想整治灌夫。
一次,在酒宴上灌夫和田蚡發生了衝突,田蚡借機將他關進大牢。竇嬰為了救灌夫而四處奔走,也被田蚡誣陷。結果,灌夫和竇嬰一起遇害。
竇嬰對灌夫的評價其實是一語中的:“有勇無謀,雖然剛直,卻難當大事。”隻可惜灌夫以直為榮以曲為恥,最後落得個遭小人陷害的淒慘下場。
唐高祖李淵起兵造反時,當時的晉陽縣令劉文靜積極響應,立下不少功勞,是開國的功臣之一。裴寂是劉文靜的朋友,劉文靜和他無話不談,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