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向李淵誇獎裴寂的才能。
唐朝建立後,論功行賞,不想劉文靜的官職遠在裴寂之下。劉文靜心中十分不滿,於是常向別人發牢騷。有人勸劉文靜說:“你雖有才幹,卻缺少處世的謀略。你每次進諫都和皇上力爭,自認有理便不謙讓,就算你是對的,但誰不喜歡聽順耳的話呢?這樣子不懂得委婉,皇上會喜歡你嗎?而那裴寂卻很會做人,他事事都恭順皇上,討皇上歡心,難怪他要位居你之上了。這是官場之道,你有什麼可抱怨的呢?倒不如也學學裴寂的手段,逢迎一下皇上,官也升得快些。”
劉文靜不服氣,說:“我為國盡忠,為民請命,怎會無故討好皇上呢?裴寂這樣阿諛奉承,是個奸詐小人,我一定要除掉他。”
於是,劉文靜在麵見李淵時,都要指出裴寂的錯失,他還動情地說:“親賢臣遠小人,這樣國運才能長久,皇上不可再受小人蒙蔽了。裴寂隻會討取皇上歡心,而不幹實事,這哪裏是忠臣所為呢?”
麵對劉文靜的攻擊,裴寂完全采取了另一種應對方式,他表麵上並不記恨劉文靜,而且也從不直接說劉文靜的壞話,隻是裝出一副委屈忍讓的樣子,好像是為了皇上考慮,說:“劉文靜功勞實在太大,他瞧不起我是應該的,我並不恨他。我隻是擔心,他如此居功自傲,恐怕連皇上都不敬畏了,這就是大患了。”
他說的正是李淵最忌諱的事,李淵馬上對劉文靜厭惡起來。劉文靜更加苦惱,有人就勸他改變方法,不正麵攻擊裴寂,說:“裴寂雖是小人,可他的陰謀手段不能小看。他能讓皇上聽信他的讒言而不相信你,你還敢輕視他嗎?你要多用些智謀,講究些方法,和他正麵衝突是不可取的。”
一次劉文靜和弟弟劉文起飲酒時,忍不住又破口大罵裴寂。一時性起,他竟拔出刀子,砍擊屋中木柱。劉文靜一位失寵的小妾把他的牢騷話告訴了自己的哥哥,她哥哥為了邀功領賞,竟向朝廷誣告他謀反。
裴寂受命審理此案,趁機勸說李淵殺了劉文靜,以絕後患。於是,李淵也不聽劉文靜申辯,就下令將他處死了。
劉文靜的死雖然冤枉,可是他不會做人,得罪了皇上,也是一大原因。至於他對裴寂的不滿,究竟是因為看出了裴寂的卑劣,還是因為官階的高低引起了不快;是因為他的心胸狹小,還是因為他剛正不阿,那就需要史學家去深入研究了。
總而言之,有許多人盡管在處理工作等事項上很有才幹,但在做人處世上卻很沒有技巧。這就不免會處於劣勢,不能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