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話題也是處理尷尬的好辦法
顧左右而言他是糊塗說話的一種有效方式,當對方觸及了你的禁忌,或是你不願提及的話題時,你就可以試著用這種方法來轉移話題。這也是糊塗做人的技巧所在。
顧左右而言他是一種言辯對答的交際應變術。它產生於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次談話。孟子問齊宣王,有一個人要到楚國去,將自己的妻子兒女托付給一位朋友照顧,可當這個人從楚國回來時,卻看到那位朋友讓他的妻子兒女受凍挨餓。對這樣的朋友該怎麼辦?齊宣王說,拋棄他。孟子又問,司法官員管不了他的下級,怎麼辦?齊宣王說,罷免他。孟子又問,國家治理得不好,怎麼辦?由於這個問題涉及齊宣王自己的責任,因此,齊宣王左右張望了一下,把話題扯到其他方麵去了。後來,人們就把故意轉移話題,或以其他言語搪塞、掩飾正題的做法,稱作“顧左右而言他”。
1945年,在德國投降、歐戰結束後,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美國繼任總統杜魯門和英國首相丘吉爾,於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國柏林西南的波茨坦舉行會議,進一步商討戰後世界的安排和蘇聯對日作戰的問題。會議舉行的前一天,即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進行首次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杜魯門帶著這張“王牌”參加會議。
7月24日,杜魯門不慌不忙地向斯大林暗示美國已有了原子彈,他向蘇聯翻譯說:“請你告訴大元帥,我們已經完善地製造出了威力很大的爆炸物,準備用來打日本,我們想它將使戰爭結束。”杜魯門說完後,眼睛盯著斯大林,想看看斯大林對此的反應。然而,斯大林好像沒有聽懂杜魯門的話似的,繼續談著其他的話題。其實,斯大林早已知道有關美國製造原子彈的事情,並了解了美國人的進展程度,蘇聯情報機構已招募到美國曼哈頓計劃的主要科學家給蘇聯提供資料,蘇聯也正在加緊發展自己的原子彈。斯大林用顧左右的手法,使杜魯門的核恫嚇未能奏效,又沒有暴露蘇聯自己研製原子彈的計劃。幾年之後,蘇聯的原子彈也研製成功。
生活中,顧左右而言他的說話方式也有無窮妙用。
裝糊塗轉移話題不失為處理難題的好辦法。避免了尷尬,同時也讓對方不失麵子地接受了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