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蘇別回京(2 / 2)

被上柱國蘇別點了名的沈文中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衝著蘇別施禮,用微不可聞的聲音說道:“上柱國大人,下官不過是想表達以文治國的重要性,並沒有刻意貶低武將的意思,上柱國大人可別誤會啊!”

沈文中在北蒼文人之中屬於才高八鬥,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卻因為其治國理政皆有獨到之處,當年剛剛入朝為官之時不過剛剛及冠,就已經受到了先帝的重用。

而沈文中進入廟堂之後所做的最受矚目的一件事情就是崇文抑武,先帝也是按照沈文中的提議開始整頓官員。

彼時正是北蒼剛剛取得了對萬古大陸一戰的大勝,一些武將軍功卓著,按規矩會有很多武將要封侯賜爵,但在為沈文中的存在,所以很多從戰場

返回的老將不但沒有得到封賞,反而是被安排到了各個地方擔任一些虛職,沒有了兵權,也沒有了實權。

相反的是文官大行其道,之後的二十幾年間,北蒼發展科舉卓有成效,無數寒窗苦讀的學子得以進入官場,特別是萬古大陸遺民對北蒼讀書人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北蒼漸漸有了一種集天下而大成的底蘊。

文官治國最大的成果就是北蒼近幾十年來經濟繁榮,官府對商賈不再像以前那樣審查嚴格,下等戶籍的商籍有了飛速發展的機會。

沈文中主理門下省之後,北蒼以民為本的策略悄悄的發生了改變,農民種地要交多種稅,但官宦人家和有地的大戶可以以商為主,經濟上的發展更加突飛猛進。

不過以培養文官為主的治政最大的弊端也已經開始顯現出來,那就是近些年來文官腐敗之風有了難以控製的局麵,而且文官沒有治兵經驗,主理兵部的官員也都是文官為主,施行的治軍方案都是從書本上看到的,都是紙上談兵。

可是不論是鎮守帝國北線的征北大將軍周玉,還是重兵屯邊的征西大將軍第五豪傑都無法改變這種局麵。

兩位帝國最大的大將軍不能為天下武將出聲,是因為他們與皇室之間的關係,周玉自不必說,是皇帝周起的親兄弟,第五豪傑也算是皇親,和周起是姑舅親,太後是第五豪傑的親姑姑,有這層關係在,這兩位大

將軍就算心有不滿也隻能保持沉默。

蘇別隻是參加了大朝會之後就回府了,每次大朝會之後皇帝與三省六部官員的小朝會按照先帝在位時的規矩,是要以上柱國為主召開主持,皇帝一般也不會在小朝會上擺什麼架子。

但上柱國蘇別久不上朝,一直以為小朝會都是以中書令為主,今天的小朝會氣氛就非常的奇怪,皇帝周起和太子周尚同時出現在尚書省。

夏知禮做為文官之首自然是要主持大局,皇帝周起臉色鐵青坐在了尚書省書房內僅有的一張椅子上,太子周尚麵有憂色。

打破沉默局麵的是尚書省左仆射,李修李大人手捋山羊胡,但馬上意識到在皇上和太子麵前如此作態有失尊敬,放下手之後低聲說道:“皇上,上柱國恢複武道境界是否千真萬確?”

站在皇帝周起身後的李昆吾緊皺雙眉,說道:“李大人,此事已經千真萬確,大約半年前蘇別突然離府,一路跟隨駙馬蘇鐵蛋經火真郡去了尋仙鎮文古村,然後我們提司府的人就失去了目標,連同蘇鐵蛋一起,這祖孫二人就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前些天蘇別回京之時便已經是武道第七境,前日上柱國府有強大真氣波動,下官親自前往確認,是蘇別武道恢複到了第八境巔峰層次,氣勢甚至比當年更有提升。”

門下省侍郎沈文中站在角落,說道:“李大人,聽說你們東辦提司府在跟

蹤的路上折損了兩位提司?昆吾衛也死了十幾個,難道是上柱國動的手嗎?”

李昆吾瞥了一眼沈文中,對於這個外號酸菜缸的文人,李昆吾也有些厭惡,一是因為他本身也是武道中人,另一方麵沈文中的府邸就在東辦提司府的一牆之隔,因為沈文中喜吃酸菜,沈府便貼著牆根放了二十幾口大缸用來醃漬酸菜,一到有風的天氣整個東辦提司府內都彌漫著一股又臭又酸的味道,李昆吾與沈文中為此事已經吵了多次,甚至告到皇上麵前。

但因為沈文中是沈貴妃的哥哥,皇帝對於這件事情也隻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昆吾說道:“上柱國就算沒有恢複武道境界也不太可能對我們提司府的人下手,據可靠消息,蘇鐵蛋身邊有武道強者保護,至少是武道第七境,而且不止一位!”

吏部尚書高然若有所思,說道:“難道蘇家的暗子計劃隻是蘇別演的一場戲?下官雖然不是武道中人,但是也知道武道境界若是跌境,想要重新返回境界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有沒有可能蘇別一直都是在隱藏壓製自身實力,當蘇家暗子浮出水麵並且有了足夠實力之後他就沒有了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