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會調:順應自然發展,從細節上調養(1 / 3)

第二章

會調:順應自然發展,從細節上調養

最準確的脾胃自檢方法

當脾虛失去健運的時候,導致清陽不升,濕濁不化時,人體內就會出現九竅不通的問題。因此,九竅有了問題,我們首先要想的是脾胃是否出現故障。

我有一次出診,看到很多年輕的脾胃病患者,他們看上去精神狀態極為不佳,有的人麵色非常難看,口唇沒有一點光澤;有的身體非常瘦削,好像一陣風就能吹倒;有的人身體過於肥胖,看似體形龐大,但是並非健壯,而是一身肥肉;有的人說話聲音非常小,精神不振,年紀輕輕卻是一個老態龍鍾的樣子……這些現象都是因為脾胃虛弱所造成的。

有的人會感到不解,是不是可以從一個人的外表狀態看出其脾胃有問題呢?是的,很多時候,我們能夠從其外觀看到內在的問題,而且這些都是有根據的。

從哪裏來看呢?我告訴大家一個辦法,就是從人的七竅來看。何為七竅呢?具體是指兩眼、兩耳、兩鼻孔、口。

《脾胃論》中記載“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脾作為後天之本,是主管水濕運化的,主升清陽。水穀所化生的精微之氣都是依靠脾升舉至上焦,滋養心肺,並由肺部達九竅、四肢以及皮膚,清陽之氣出於頭麵官竅,九竅就會通利。反之,當脾虛失健,導致清陽不升,濕濁不化時,就會造成九竅不通。因此,九

竅出了問題,我們就要看看是不是脾胃出了問題。

從眼睛看脾胃

肝開竅於目,而我們之所以可以開目視物,全賴於肝血的濡養,而脾胃是氣血化生的源頭,脾主統血,所以肝血是來自於脾胃的化生。

一個人的脾胃功能不佳極容易導致視力疲勞、眼睛紅腫、視物模糊、眼瞼下垂等問題,並伴有大便稀薄,食欲不振,舌淡,脈緩弱無力等症。這多與脾氣不足、清陽不升、目失所養有關。

從耳朵看脾胃

耳朵位於清陽交會的頭麵部,是清陽之氣上通之處。腎開竅於耳,《靈樞·脈度》中指出:“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腎是先天之本,離不開脾胃化生的氣血滋養,氣血生化乏源,腎精必虧,耳竅則失調,就會出現耳鳴、耳聾等問題。脾虛氣弱,水濕無法正常運化,致使內生痰濁,耳道閉塞而出現耳鳴、耳聾等症狀。

從口唇看脾胃

有一次,幾個朋友聊天,我發現一個健談的朋友變得沉默寡言了。我又發現他的嘴唇發白、沒有血色,幾乎沒有水分,且已經爆皮、裂口子了。

我就直接問他:“你的脾胃最近是不是有問題?”朋友很是驚異:“你真神了,最近肚子不舒服,不愛吃東西,總是失眠。你怎麼知道的?”

“從你的嘴看出來的!”我笑著說。

“我的嘴?我一直都沒說什麼話啊?”這個朋友感覺有點前言不搭後語。

把道理跟他一說,他才似有所悟。我建議其對陰陵泉穴、三陰交穴等幾個脾經重點穴位,堅持每天按摩。兩個月後,他的嘴唇已經恢複了紅潤的光澤,神采奕奕了。

為什麼我能從嘴唇就能發現其脾胃的問題呢?《黃帝內經》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開竅於口”“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這就是說脾開於竅,脾胃問題會在口唇上表現出來。一般來說,脾胃健康的人,其嘴唇紅潤,幹濕適度,潤滑有光。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嘴唇如同我朋友那樣,則表明他的脾胃出了狀況。

脾還主涎液。中醫認為涎與唾和稱之為口水。《黃帝內經》中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一個人的脾氣充足,則涎液能正常傳輸,有助於我們消化吞咽,而且會很老實的在嘴裏,不會溢出來。

一旦脾氣虛弱,脾本身的固攝功能減弱,“涎”就不聽“指揮”了,比如在睡覺時會流口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流哈喇子”。為何很小的時候經常睡覺“流哈喇子”?因為小孩子身體還未全麵發育,脾胃功能本身不強,所以愛“流哈喇子”。如果這個孩子是習慣性的“流哈喇子”,我們可以從健脾入手,對其進行治療。

從鼻翼看脾胃

一個人的脾胃功能不調就無法滋養鼻腔,從而引起鼻腔幹燥,有時還會引起流清鼻涕

、嗅覺失靈、鼻子出血等問題。這種情況的出現多是脾胃出了問題,氣津不足,脾氣不能攝血或肺虛火上衝鼻竅所導致的。

此外,一般鼻翼發紅的人是胃火上升。除了鼻翼發紅外,還伴有易餓、口臭、牙齦腫痛等症狀。其最終的原因就是脾胃虛弱,使食物蓄積滯留於胃,食物積久化熱、化腐所致。

如果鼻頭發青,並時常伴有腹部疼痛,也說明脾胃功能不好。青色為肝木之色,肝氣疏泄太過,橫逆衝犯脾胃,也會對脾胃消化功能造成影響。這時我們可以多按摩足三裏穴,能夠起到健脾疏肝的作用。

我們知道中醫是講究望、聞、問、切的,那些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可以根據表象、氣色、九竅等反映出的問題,來診斷患者的生病部位,但是需要豐富的行醫經驗。作為普通人,我們隻需要在感覺到身體的異常變化的時候,及時到醫院就診就可以了。

順時養生,讓脾胃處於最佳狀態

人體的生命節律必須遵循晝夜規律。人們根據自然界十二時辰的變化,遵循人體經絡氣血的循環規律相應地調整生活起居和思維,這是我國流傳已久的養生道理。

夜裏11點到次日淩晨1點,這是身體內膽經最活躍的時刻。這個時刻是一天中陰氣最旺盛的,此時必須要熟睡。

夜裏1點到3點,是肝經氣血最為活躍的時刻,要想肝髒氣血充沛,必須保證睡眠

的充足,否則你就會出現肝血陰虛的現象。淩晨3點到5點,此時肺經的氣血最為旺盛,是人體氣血開始由靜轉化為動的過程,這時候應該進入深入睡眠。

早晨5點到7點,是大腸經氣血最活躍的時間,這個時候應該盡快將身體中的毒素垃圾排出來。

早晨7點到9點,是胃經氣血最活躍的時間,此時應該吃早餐,而且要吃多、吃好,保證充足的營養,吃多了也不必擔心肥胖,因為全身上下都在消耗能量。

上午9點到11點,是脾經氣血最活躍的時間,脾髒開始運化早晨吃進的食物,你也要進入工作的狀態。中午11點到13點,此時心經氣血是最為充沛的,睡一會兒或者小憩一下,這樣精神才能更加充足,以不變應萬變。

13點到15點,是小腸經氣血最活躍的時間,此時小腸開始吸收營養。15點到17點,是膀胱經氣血最活躍的時間,這個時候保證供水量的充足,美膚排毒的效果較明顯。如果這個時候有困倦、乏力或精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的現象,說明膀胱經是最為虛弱的時候。

17點到19點,是腎經氣血最活躍的時間,在這個時候應該對腎經進行調整,身體怕冷、手腳冰涼的人按按湧泉穴。餓了也不想進食,總感覺提不上氣來的人,這個時候應該按揉俞府穴。

19點到21點,此時心包經的氣血最為旺盛,

心包經又主喜樂,這個時候應該遊樂一番,不過活動量不可過大。

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氣血最為充沛的時刻,此時應該保養肌膚,想長壽對周身經絡進行按摩,保證血液的暢通。

我們身體對於宇宙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體內的“生物鍾”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才能長壽、康樂。根據生命節律安排睡眠,才能很好地消除疲勞,使大腦保持清醒,減少皮膚問題。我們第一應該做的就是按時起床,定時置身早晨和煦的日光中,生物鍾也隨著地球轉變,這是提高睡眠質量的關鍵。其次,保證充足的睡眠,即使一天睡上6個小時,身體都不會感覺疲勞。如果每天睡的時間長短不一,還是會感覺到疲勞。當外出旅行時,或因工作加班熬夜,應盡量保持定時睡眠的習慣,並需要盡快恢複正常的生物鍾。

脾胃病多是因為不良習慣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更多的女性朋友選擇“宅”在家裏。我有很多好朋友都是“骨灰級”宅女,我將這些宅女進行了分級。一級宅女,這種“宅”是間歇性的,平時逛街吃飯唱KTV,生活非常豐富多彩。一段時間後就在家裏待著,或許是一天,或許是一個星期,但是在家待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二級宅女,也不是完全脫離群眾,但與“廣大人民群眾”之間有距離感,常常會陷入自我糾結中,偶爾會感到頹

廢,還略有點“惡習”,如懶得打理,出門之前整理很迅速,隻塗些防曬霜。三級宅女,生活規律較穩定,與人交往得很少,善良純潔,沒有什麼壞脾氣。四級宅女,雖然時常會外出,但一般在天黑下來以後,才會外出采購食物,或者和為數不多的,與樂於交往的朋友喝咖啡、逛逛書店,並不喜歡陌生人的來訪,對著電腦工作,有的時候以抽煙解愁。五級宅女,一年當中會有四分之三在家裏待著,不會出門,長期待著。骨灰級的宅女,除了吃飯,任何事情都不喜歡,喜歡獨處,不喜歡與別人共處。

不久前,我的一個宅女朋友因腹瀉、腹痛,向我詢問治療方法。我讓她去醫院做檢查,她卻怎麼都不肯,在一番電話苦勸之後,我們在她家附近的咖啡館見麵。見到她的時候,發現她皮膚暗紅,再看她的舌質淡紅、舌苔白、脈象弱且沉細。我便詢問身體有哪些異常情況,她說不想吃飯,而且吃得少,有時候吃點就腹脹。我告訴她,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脾虛。

我給她開了三劑藥,讓她每天服用一劑。同時,讓她多吃一些益氣、補脾、和胃的食物。脾胃在中醫五行中屬土,火生土,紅色屬火,五色中黃色入脾胃,所以脾胃虛弱者應多食紅色以及黃色食物,包括紅薯、柑橘、紅棗、紅蘋果、山楂、草莓、番茄、櫻桃、栗子等。脾胃氣

血虛弱,應該多吃一些稀軟易消化的粥類,如粥、湯、煲之類。忌吃性寒涼、辛辣、黏膩厚味或極難消化的食物。

經常在家裏“宅”著最容易患上脾胃病,這與作為宅女的作息習慣有很大關係。宅女們一般都沒有科學的飲食習慣,不會合理地安排一天的飲食。日常的飲食習慣沒有規律,不按時吃飯,一日三餐的飲食結構也不合理。有不少的人吃的早餐少甚至不吃早餐,有的人不感覺餓就不吃,每日隻吃兩頓。忙著工作的時候,吃飯速度加快。這樣,使脾胃功能紊亂,導致脾胃氣血不足。挑食是眾多宅女的通病,喜歡的就多吃,不喜歡吃就少吃或是不吃。長期偏食,造成營養不良或不均衡,極容易損傷脾胃氣血,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宅女們的重心就是網絡,每天的工作生活都是在電腦前完成的。而電腦屏幕亮度長時間不改變,字跡密集,極容易造成視覺疲勞。中醫認為:“久視傷肝。”肝髒喜舒暢條達而惡抑鬱,也就是說,肝氣必須順暢。如果肝髒氣血不暢,極容易引起肝氣外泄或鬱結。肝髒的平衡協調功能失調,時常會出現反胃、惡心、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睡眠毫無規律也會造成脾胃病。宅女們的作息時間都是自己安排的。每天的睡覺時間不一樣,有時候天一黑就睡,而有時候淩晨兩三點才睡,有時候就會通宵

達旦。有的人玩電腦無論白天黑夜,困到暈倒才舍得回到床上。這樣會使身體陰陽失衡,脾胃運化功能減弱,進而導致脾胃虛弱而氣血不足。中醫常說:“脾胃不和則寢不安”。脾胃功能弱會影響睡眠質量。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體會,睡覺之前是空腹的,或者肚子著涼了,極難入睡。有時候工作特別勞累或者思慮過多,也很難入睡。如此惡性循環,脾胃疾病極難治愈。

所以無論您屬於哪個“族”,都必須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待生活。

養胃有良方,飯前先喝一點湯

廣東人極喜歡喝湯,尤其是用滋補藥材燉的養生湯。其實從中醫的角度講,喝湯也是養胃的良方。

煲湯的主要優點是,製作中沒有油煎、油炸的過程,除可預防肥胖之外,也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加之養生湯具有美顏、護膚、健身、增強免疫力的特點,因此,一個人在生病或是女性朋友生產、坐月子時,湯品是既可補充體力又不傷脾胃的營養佳品。

“煲湯”是中國非常傳統的烹飪方式,其做法是將食材加上湯水,以文火慢燉,在烹調的過程中不加水不加蓋,以簡單調味料調味為原則熬燉的湯品。喝湯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呢?

營養極容易被吸收,將肉類、蔬菜放到一起熬煮,食材中的營養素都溶於湯中,加之全麵水解的營養成分,電解質濃度和我們的體液相

近,非常容易被身體吸收,所以煲湯是最適合人體血液循環吸收的食物料理方式。

烹調起來非常簡單方便,也是煲湯的好處。隻需把食材準備好,加上適量的水,就可以做出美味的湯品,因此非常好喝。而挑選食材時,除了應該選擇當季蔬菜外,亦可適時加上溫和的中藥材,可以為美味的湯品增加營養效果。

我的朋友中有營養師,他曾建議那些想要減肥或保持身材的人,不妨多喝一些湯,並且調整進食順序,即先喝湯、吃蔬菜,主食類以及肉類最後食用,其好處是可增加飽足感,由此將食量降低。如此一來可攝取較少熱量,這樣就沒有必要擔心發胖了。

現在給大家介紹幾款健脾胃、減肥的湯品。

一、西紅柿蔬菜瘦身湯

材料:2個青椒、1顆包心菜、2個西紅柿,1小把小芹菜、兩粒洋蔥(如果感覺芹菜與青椒口味重,可以調換蔬菜)。

做法:

1.將上麵所說的食物洗淨放入鍋中,並倒入水,一定要注意水麵要高過蔬菜;

2.待水沸之後加入胡椒、鹽、香菜等調味料進行調味,然後以文火煮軟這些蔬菜,就可以慢慢品味。

點評:雖然材料做法簡單,但是可不要小看了它,將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放在一起煮,不僅味道好還能有減肥的作用。

二、雪梨南杏瘦肉瘦身湯

材料:蓮子、蜜棗各15克,桂圓、南杏仁各18克,小麥麵

粉適量、雪梨、食鹽、少許豬肉、水。

做法:

1.先將選好的所有食材全部洗淨,把雪梨去芯之後切成小塊;

2.向鍋內加入清水並且煮沸,將瘦肉放入水中稍煮片刻撈起來,這樣就能將不幹淨的血水除掉,然後切成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