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同意顧問提出的所有問題和所有分析,但就在“換掉總經理”的決斷問題上下不了決心。
董事長對顧問說過這樣一段很動感情的話:“你看他(指總經理)熬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才熬到正處級這個地位上。如果把他撤掉,他這一生就前功盡棄了。這對他是個很大的打擊,咱們也不忍心那樣去做。你看他都五十八歲了,還有兩年就退休了,還是等兩年吧,也讓他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董事長的這番話,說得何等動人。他的心真的太仁慈了!
然而,由於企業經營迅速滑坡而不見起色,董事長被母公司撤掉了,為此他也失去了在母公司上層領導眼裏的地位。
奇怪但又不奇怪的是,在董事長受到母公司上層批評的過程中,那位總經理上躥下跳,大說董事長的壞話,把一切責任全
推到倒黴的董事長身上。
當然,那位心術不正的總經理,也沒有能逃脫失落的命運。在離他退休還有一年半時,也灰溜溜地被換掉了。
上述案例表明,判斷雖然是果斷的起點,但判斷正確仍然取代不了決斷的英明。這裏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管理者的心理狀態和觀念。那位董事長有判斷力,但由於寬仁之心在作怪,該采取行動的時候卻猶豫不決,以致姑息養奸,養虎遺患。
毋庸置疑,多數領導者都希望自己的下屬能夠個個出色,都希望下屬能夠有好的發展,對於下屬采取相應的懲戒措施,實屬無奈之舉。其實,對於領導者而言,懲罰並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高明的管理者會將錯誤熄滅在初始階段。這就要求我們:
1.及時批評,防微杜漸。管理者應當認識到,批評也是對下屬的一種關心,如果下屬犯了錯,依舊聽之任之,日積月累,下屬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更高領導也會追究你的監管責任。所以,管理者在平時應多與下屬溝通,多注意觀察下屬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下屬有犯錯的苗頭,就及時將其熄滅,一旦發現下屬犯下錯誤,就及時批評,以免錯誤擴大化。
2.講究方式,對事不對人。毋庸置疑,批評倘若使用不當,勢必會產生副作用——激起下屬的逆反心理,造成上下級關係緊張。所以,管理者在
糾正下屬錯誤之時,一定要盡量照顧下屬的自尊心,批評時請務必秉持對事不對人的原則。
不可否認的是,管理者需要具備寬容的特質,但寬容並不等於縱容。對下屬錯誤的縱容,往往會令管理者自食其果,這是管理工作中鐵的教訓。現代企業之所以一再強調“以人為本”,主要是為了在“人才競爭”中勝出,是故對於“人才”,管理者多是比較優待的。他們能夠設身處地的為“人才”著想,尊重他們的人格,體察他們的性情,給他們盡情發揮能力的空間,這些是所有管理者都值得借鑒和學習的。但這絕不意味著,重視人才就要以情感代替原則,以理解來抵製製度,此舉隻能在下屬犯錯的道路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管理者應該認識到,姑息養奸非但不能讓下屬受到感化,服服帖帖地接受管理,反而會讓自己威信盡失、顏麵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