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圓大師笑著問:“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為什麼茶味迥異?”年輕人思忖著說:“一杯用溫水,一杯用沸水,衝茶的水不同。”釋圓大師點頭:“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一樣。溫水沏茶,茶葉輕浮水上,怎會散發清香?沸水沏茶,反複幾次,茶葉沉沉浮浮,最終釋放出四季的風韻:既有春的幽靜、夏的熾熱,又有秋的豐盈和冬的清冽。世間芸芸眾生,又何嚐不是沉浮的茶葉?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就像溫水沏的茶葉,隻在生活表麵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櫛風沐雨的人,如被沸水衝沏的釅茶,在滄桑歲月裏幾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年輕人若有所思,慚愧不已。
浮生若茶,我們何嚐不是一撮生命的清
茶?命運又何嚐不是一壺溫水或滾燙的沸水?茶葉因為沉浮才釋放了本身的清香,而生命也隻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激發出人生那一縷縷幽香!
在我們未來的人生旅途中,總會發生許許多多的變化:貧富的變化、環境的變化、工作的變化、身份的變化,所有的變化最終都會引起生活的變化,以至人生的變化。在變化中,培養自己豁達開朗的性格,用積極處世的心態把握人生,在變遷中體驗人生,不斷地改變自己的生活目標,調節生活內容,隻有這樣,生活之舵才不會有所偏移;讓自己主動去適應每一次沉浮變幻,未來的生活才有定向。否則,終有一天會迷失方向而不知何去何從。
我們都是平凡人,有時背一點、窮一些是常事,學會豁達、灑脫,擺脫心浮氣躁,才會擁有一個幸福安然的人生。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還是單身漢的時候,曾經和幾個朋友住在一間隻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裏,可他一天從早到晚總是樂嗬嗬的。
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麼可高興的?”
蘇格拉底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兒嗎?”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一個個成家了,先後搬了出去。屋子裏隻剩下了蘇格拉底一個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
問:“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有什麼好高興的?”
蘇格拉底說:“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麼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怎能不高興呢!”
幾年後,蘇格拉底也成了家,搬進了一座大樓裏。這座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最底層。底層在這座樓裏是最差的,不安靜也不安全,更不衛生,樓上麵總是往下麵潑汙水,丟死老鼠、破鞋子、臭襪子和亂七八糟的髒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好奇地問:“你住這樣的房間,也感到高興嗎?”
“是呀!”蘇格拉底說,“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妙處啊!比如,進門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勁兒;朋友來訪容易,用不著一層樓一層樓地去叩門詢問。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養花種菜。這些樂趣,真是享用不盡啊!”
過了一年,蘇格拉底把一層的房間讓給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家有一個偏癱的老人,上下樓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樓房的最高層——第七層,可是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的。
那人揶揄地問:“先生,住七層樓也有很多好處嗎?”
蘇格拉底說:“是呀,好處多著呢!僅舉幾例吧:每天上下幾次,是很好的鍛煉機會,有利於身體健康;光線好,看書寫文章不傷眼睛;沒有人在頭頂幹擾,白天黑夜都
非常安靜。”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活中遇到不幸的事情是再正常不過的,如果你對不幸總是耿耿於懷,快樂就永遠不會回來。因此,隻有培養自己豁達樂觀的性格,笑對人生的起起伏伏,淡化不幸,抓住眼前的快樂,才會讓生命放出異彩。
得失不必掛心上,樂觀豁達就逍遙
生活中不順心事十有八九,要想時時開心,就要做到樂觀,不愉快的事讓它過去,得失不放在心上。我們應該試著調整自己的心態。
小張的太太提起一件已經過去的懊惱事,小張本來挺好的心情一下子變壞了,兩人談話的情緒也沒有了,沉浸於一種對氣惱的往事回憶之中。突然,小張意識到,這不是在自己折磨自己嗎?在家生別人的氣,別人可能正在愉悅之中呢。他能愉悅,我怎麼就該生氣?於是,小張對太太說:“過去的事讓它過去吧,多想些愉快的事,自己給自己添壽好嗎?”太太也笑了。從此,他們學會了忘懷。
每個人本來都具有充沛的精神活力,但因為某些心理壓力,如緊張、失敗、挫折等,漸漸形成情緒問題:有時反應暴躁,有時反應冷淡,導致心灰意懶,半途而廢。為了避免半途而廢,培養積極的性格,一定要學習忘懷之道。忘懷之道,可以使我們真正放下心中的煩惱和不平衡的情緒,讓我們在失意之餘,有機會喘一口氣,恢複體力。
腦子的作用,不隻是幫助我們記憶,更是幫助我們忘懷。應時時刻刻排解多愁善感的情緒,把惱人的往事放在一邊,不要讓自己被種種紛擾所困,而要讓愉快的心情時時陪伴自己。隻有這樣,我們才有好的精神和體力去生活、去工作。
樂於忘懷是一種心理平衡。有一句話說的是: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靈,搞得自己狼狽不堪,不值得。樂於忘懷是成功人士的一大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進。
我們生活在現在,麵向著未來,過去的一切都被時間之水衝得一去不複返。我們沒有必要念念不忘那些不愉快、那些人與人之間的仇怨。如果我們總念念不忘,隻能被它腐蝕,使心中變得充滿了怨恨,甚至導致精神崩潰,而陷自己於瘋狂。
做人,不但要忘懷不愉快的往事,也不要總是沾沾自喜、自鳴得意,那樣會將你陷於虛妄之中。從心理學角度看,無論你惦記的是快樂的往事,還是悲愁憎恨,長期生活在過去的記憶裏,都會與現實生活脫節,它會嚴重威脅你的心理健康和心智的發展。
康德是一位懂得忘懷之道的人,當有一天他發現自己最信賴又依靠的仆人蘭佩一直有計劃地偷盜他的財物時,他便把蘭佩辭退了。但康德又十分懷念他,
於是,他在日記上寫下悲傷的一行:“記住,要忘掉蘭佩!”真正說來,一個人並不那麼容易忘掉傷心的往事。不過,當它浮現出來時,我們必須懂得不陷入悲不自勝的情緒,必須提防自己再度陷入憤恨、恐懼和無助的哀愁裏。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扭轉念頭去專心工作,計劃未來,或者去運動、旅行。
學習忘懷之道,將許多憤恨的往事放下,日子久了,不良的情緒也就越來越少,心靈和精神的活力得以再生,恢複了原有的喜悅和自在。
有時候,我們的悲傷和內疚是因為做錯事而引起的,這時可以用補償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忘懷。例如用誠懇的道歉,或者用其他方法補救,使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和。
有首詩吟詠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一個人如果學會了樂觀向前,不愉快的心情自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朝氣蓬勃的新生。
告別抑鬱,擁抱快樂
抑鬱是一種消極的意識和自我折磨的心態。有人認為抑鬱隻不過是由性格內向導致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殊不知,這種不良情緒是嚴重製約人做大事的因素之一,我們應當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生活,消除抑鬱。
一些人的抑鬱是由某些生活事件,諸如失業、住房問題、貧窮或重大的財產損失造成的;另一些人的抑鬱似乎與遺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