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保持樂觀:陽光心態才是福氣的來源(3 / 3)

;還有一些人,早期苦難的生活經曆使得他們具有抑鬱的易感性。更有一些人其抑鬱根源於家庭、人際關係或與社會隔絕等問題。當然,人們或許有其中一種或多種問題,因此毫不奇怪,我們對付抑鬱,需要各種治療方法和手段,對一個人有效的方法或許對另一個人無效。

下麵幾種對抗抑鬱方法,你不妨嚐試一下。

1.要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抑鬱的人對日常必需的活動會感到力不從心,因此我們應對這些活動要進行合理安排,以使它們能一件一件有條不紊地完成。以臥床為例,如果躺在床上能使我們感覺好些,躺著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對抑鬱的人來說,事情往往並非這麼簡單。他們躺在床上,並不是為了休息或恢複體力,而是一種逃避的方式,漸漸地他們會為這種逃避而感到內疚、自責。因此,最重要的是,努力從床上爬起來,按計劃每天做一件積極的事情。

有時,一些抑鬱者常常帶著這樣的念頭強製自己起床:“起來,你應該努力了,你怎麼能光躺在這兒呢?”其實,與之相反的策略也許會有幫助,那就是學會享受床上的時光。一周至少一次,你可以躺在床上看報紙,聽收音機,並暗示自己:這多麼令人愉快呀!你應當學會,在告訴自己起床幹事情的時候,不再簡單地“強迫自己起床”,而是鼓勵自己起床,因為躺在

那兒想自己所麵臨的困難,會使自己感覺更糟糕。

2.有步驟地對抗抑鬱

對抗抑鬱的方式之一,就是有步驟地製訂計劃。盡管有些麻煩,但請記住,你正訓練自己換一種方式思維。如果你的腿斷了,你將會思考如何逐漸地給傷腿加力,直至完全康複。有步驟地對抗抑鬱也必須是這樣的。

現在,盡管令人厭倦的事情沒有減少,但我們可以有計劃地做一些積極的活動,即那些能給你帶來快樂的活動。例如,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坐在花園裏看書、外出訪友或散步。有時抑鬱的人不善於在生活中安排這些活動,他們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在痛苦的掙紮中,一想到房間還沒打掃就跑出來,便會感到內疚。其實,我們需要積極的活動,否則,就會像不斷支取銀行的存款卻不儲蓄一樣。快樂相當於你銀行裏的存款,哪怕你所從事的活動隻能給你帶來一絲絲的快樂,你都要告訴自己:我的存款又增加了。

抑鬱患者的生活是機械而枯燥的。有時,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解決問題的關鍵仍然是對厭倦進行診斷,然後逐步戰勝它。

抑鬱的人常感到與人隔絕、孤獨、閉塞,這是社會與環境造成的。情緒低落是對枯燥乏味、缺乏刺激的生活的自然反應。

3.往好的方麵去想

許多抑鬱症患者是真正的戰士,很少有抑鬱的人能意識到自己的極限。有時,這

與完美主義密切相關。專家喜歡用“燃盡”一詞描述那些處於被挖空狀態的個體。對一些人而言,“燃盡”是抑鬱的導火索。無論是待在家裏,還是忙於應付各種工作任務,你一定要記住:你與其他人一樣,所能做的工作是有限的。

克裏斯·托蒂便是一個戰勝抑鬱症的真正的戰士。克裏斯住在西雅圖。他說道:“我從退役後不久,便開始做生意。我日夜辛勤工作,買賣做得很順利。不久麻煩來了,我找不到某些材料和零件,眼看生意要做不下去了,因為憂慮過度,我由一個正常人變成憤世嫉俗者。我變得暴躁易怒,而且——雖然那時並沒有覺察到——幾乎毀了原本快樂幸福的家庭。一天,一位年輕殘廢的退役軍人告訴我:‘克裏斯,你實在應該感到慚愧,你這種狀態好像是世界上唯一遇到麻煩的人。縱使你得關門一陣子,又怎麼樣呢?等事情恢複正常後再重新開始不就行了嗎?你擁有許多值得感恩的東西,可你卻隻是咆哮生活而已。老天,我還希望能有你的好狀況呢!看看我,隻有一隻手,半邊臉幾乎被炮彈打掉,我卻沒抱怨什麼。如果你再不停止吼叫和發牢騷,不隻會丟掉生意,還有健康、家庭和所有的朋友!’”

他接著說:“這些話對我真是當頭一棒。我終於體會到自己是何等富有。於是我改變了自己的性格,回到

了從前的自我。”

安妮·雪德絲在還沒有懂得“為所有而喜,不為所無而憂”的道理前,正麵臨一場不幸。她那時住在亞利桑那州,下麵是她講述的遭遇:

“我的生活一向忙亂——在亞利桑那大學學鋼琴,在鎮上主持一家語言障礙診所,同時還指導一個音樂欣賞班。我就住在綠柳農場裏,我們在那裏可以聚會、跳舞,在星光下騎馬。可是,有天早上我因心髒病而倒下了。‘你得躺在床上一年,要絕對地靜養。’醫師並沒有保證說我還會不會像以前一樣健壯。

“在床上躺一年,意味著我將要成為一個無用的人——或許我會死掉!我感到毛骨悚然。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做了什麼壞事,竟會遭到這種懲罰?我又悲痛又感到憤恨不平,卻還是照著醫師的囑咐躺在床上。鄰居克拉拉先生是個行為藝術家,他告訴我:‘你以為在床上躺一年是不幸?其實不然。現在,你有了時間去思考,去認識自己,心靈上的增長將大大多於以往。’我平靜下來,讀些勵誌書籍,試著找出新的價值觀。一天,收音機傳出評論員的聲音:‘唯有心中想什麼,才能做什麼。’這種論調我以前不知聽過多少次,這次卻是深深打動了我的心。我改變了主意,開始隻注意自己需要的東西:歡樂、幸福、健康。我強迫自己每天一醒來就為擁有的一切讚

美感謝:沒有痛苦、可愛的女兒、健康的視力及聽力、收音機裏優美的音樂、有閱讀的時間、豐富的食物、好朋友等。當醫師準許我在特定時間內可以讓親友來訪時,我是多麼高興啊!

“好幾年過去了,現在,我的日子過得充實而有活力,這實在應該感謝躺在床上的一年。那是我在亞利桑那最有價值、最快樂的一年,因為我養成了每天清晨讚美感謝的習慣。慚愧的是,由於害怕死亡,才使我真正學習到如何過真正的生活。”

4.不要太過自責

抑鬱的時候,我們感到自己對消極事件負有極大的責任,因此,我們開始自責。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複雜的,有時,自我責備是從家庭中習得的,在我們小時候,當家裏出現問題時,受到責備的常常是我們。因此,即使是受虐待的兒童都學會了責備自己——這當然是荒唐可笑的。遺憾的是,善於責備他人的成年人常挑選那些最無辯駁能力的人做他們的責備對象。

阿格尼絲是一個很愛自責的人,因為媽媽常常責備她給自己的生活造成了痛苦,久而久之,阿格尼絲就接受了這種責備。每當親密的人遇到困難時,她就開始責備自己。然而,當阿格尼絲尋找證據時,她發現,造成媽媽生活不幸的原因很多,包括婚姻問題、經濟拮據等。但阿格尼絲小時候無法認識得這麼深刻,隻能相信媽媽告訴

她的話。

抑鬱者的自責是徹頭徹尾的。當不幸事件發生或衝突產生時,他們會認為這全是他們自己的錯。這種現象被稱作“過分自我責備”,這是指當我們沒有過錯,或僅有一點過錯時,我們出現承擔全部責任的傾向。然而,生活事件是各種情境的組合體。當我們抑鬱的時候,跳出圈外,找出造成某一事件的所有可能的原因,會對我們有較大的幫助。我們應當學會考慮其他可能的解釋,而不是僅僅責怪自己。

有時候,改變生活方式也可以幫你擺脫抑鬱,當你感覺情緒不佳時,就要努力調整自己,最大程度地吸收新東西,你會發現自己的情緒也會隨之飛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