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堅持進取:進取心是成功的助推器
進取心是成功者的助推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當一個人具有不斷進取的決心時,這種決心就會化作一股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任何困難和挫折都阻擋不了的。憑著這股力量,會使人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進取性格對於成功人生具有重要意義
有人說,人的命運是由人的性格決定的。這個觀點也許是片麵的,決定人的命運的因素有很多,性格隻能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之一,所以,不能說人的命運是由人的性格決定的。然而,人的性格對於其一生的影響卻非同小可,因此,能培養一種積極進取的性格,對於成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約蘇阿·荷爾曼出生在法國的穆爾豪斯,這裏是阿爾薩斯棉紡業的中心。他的父親就在從事棉紡業的行當,荷爾曼15歲時就到父親的辦公室打雜。他在那兒幹了兩年,業餘時間從事機械製圖。後來,他到巴黎叔父的銀行裏當差兩年,晚上他一人默默地學習數學知識。他家的親屬在穆爾豪斯開辦了一家小型棉紡廠以後,他被指派在巴黎師從迪索和萊伊兩位先生,學習工廠的運作知識。與此同時,他成了巴黎機械工藝學院的一名學生,他在那裏聽各種講座,研究學院博物館中陳列的各種機器。在這樣勤奮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回到了阿爾薩斯,指揮在維爾
坦新建廠房中的機器安裝,並很快完工投入了運作。然而,他所在的工廠由於遭受了當時發生的一場商業危機的嚴重衝擊後被迫停產,工廠不得不轉手他人,這樣,荷爾曼回到了他在穆爾豪斯的家中。
在這段時光裏,他賦閑在家,但心卻沒有閑著,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發明的探索過程中。他最早的設計是繡花機,裏麵有20根針頭同時工作。經過6個月的辛勤勞動後,他成功地完成了他的設計。由於這項發明,在1834年的巴黎博覽會上,他獲得了一枚金質獎章,並被授予騎士勳章。荷爾曼在成功麵前並不滿足,他要向新的成功挑戰。此後,他的各種發明接連而來。而最具創造性的設計之一是一種能同時織出兩塊天鵝絨式的布料或織出好幾層布料的紡織機,這兩塊布由共同的絨線相連結,但有一把小刀和切割器在紡織的時候把它們分開。當然,他最具創新意識的發明成果是精梳機。
因為原有的、粗糙的梳棉機不能令人滿意,除了導致令人痛心的浪費外,還生產不出優質產品。為了克服這些弊端,阿爾薩斯的棉紡織業主們曾懸賞5000法郎。荷爾曼開始著手去完成這項任務。其實,他並非是因為這5000法郎才去從事這一發明的。他從事這項發明純粹是他個人的進取心所促使。他的一句格言是:“一個總
是問自己做這個工作能給我帶來多大收益的人是幹不成大事的。”然而,在精梳機的發明過程中,他所遭遇到的重重困難是他始料未及的。光是對這個問題的深入研究就花去他好幾年的時光,與發明活動有關的開銷是那麼的龐大,他的財富很快就耗費一空。他陷入了貧困的深淵,再也無力從事改善他的機器的努力了。從那時起,他主要仰仗朋友的幫助來渡過難關,從事發明活動。
當他還陷在窮困的泥潭之中苦苦掙紮之時,他的妻子離開了人世,他一度沉浸在痛苦之中。不久,荷爾曼流落到英國,在曼徹斯特待了一段時間。在那裏,他仍不氣餒,繼續辛勤地從事他的發明活動。後來,他返回法國看望自己的家小。其間,他仍然不停地從事把設想轉化為現實成果的活動,他的全部精力都花在這上麵了。一天晚上,當他坐在爐邊沉思著許多發明家所遭受的艱辛多難的命運以及因為他們的追求而給家人所帶來的不幸時,他無意之中發現他的女兒們在用梳子梳理她們那長長的頭發。一個念頭突然在他的腦海裏產生了:如果一台機器也能模仿這種梳發過程,把最長的線梳理出來,而那些短線則通過梳子的回旋把它們擋回去,這樣就可以使他從困境中解脫出來了。這一發生在荷爾曼生活中的偶然事件由畫家埃爾默先生製作成了一幅美
麗的油畫,並在1862年舉行的皇家藝術展覽會上展出。
在這一觀念的指導下,他開始努力進行設計。最終,他成功地完成了精梳機的發明。這種機器工作性能的妙處隻有那些目睹過它工作的人才能領略和欣賞到。它的梳理過程同梳理頭發的過程的相似性是一目了然的,正是這一相似性導致了精梳機的發明。該機器被描述為“幾乎能以人的手指的敏感性來進行活動”。我們從荷爾曼的發明過程中,可以領略真正的成功所包含的艱難和曲折,但是我們更敬佩荷爾曼那堅韌不屈、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的世界在創造中不斷地展現出動人的魅力。
困難猶如堅冰,有進取心的人可以用熱情將它融化,沒有進取心的人則會被它凍僵。因此,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是我們戰勝困難的重要法寶。
愛拚才會贏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一個人隻有能夠麵對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戰,才能不斷地突破超越。因此,挑戰自我、不斷進取的良好性格是每個人都應當在生活和工作中大力培養的。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前夕,遊泳運動員摩拉裏已經有幸躋身於最優秀的參賽運動員之列。令人遺憾的是,在賽場上,他發揮欠佳,隻獲得一枚銀牌,與冠軍擦肩而過。他沒有灰心喪氣,從光榮的夢想中淡出之後,他把
目標瞄準了1988年的韓國漢城奧運會。
這一次,他的夢想在奧運會預選賽上就宣告破滅,他被淘汰了。跟大多數受挫的人們的反應一樣,他變得沮喪,把體育的夢想深埋心中。有三年的時間,他很少遊泳,那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但在摩拉裏的心中,自始至終有股燃燒的烈焰,沒法把它完全撲滅。離1992年夏季奧運會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了,他決定振作起來,更加拚搏進取。在屬於年輕人的遊泳賽事中,30多歲的人就算是高齡了,摩拉裏脫離體育運動很久,再去在百米蛙泳的比賽中與那些優秀的選手們拚搏,似乎就像是拿著槍矛戳風車的堂·吉訶德一樣的不自量力。然而,摩拉裏沒有沉淪退縮,而是加大運動量刻苦訓練。經過10個多月的艱苦努力,終於迎來了新一輪比賽。
在預賽中,他的成績比世界紀錄慢一秒多,因此,在決賽中他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努力地為自己增壓打氣。在遊泳池中,他的速度果然是不可思議地快,超過其他的競賽者而一路遙遙領先,他不僅奪得了冠軍,還破了世界紀錄。
在我們身邊的許多人,原本可以有所成就,或可以更為成功,但在生活中卻往往不能如願以償。這就是因為他們缺乏對自身的認識,缺少了向上的動力和進取心,因而總是劃地自限,總是認為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
是命中注定的,現實的一切都不可超越,最終使無限的潛能隻化為有限的成就。
實際上,一個人能力的提升,往往是在自己和自己的較量中得以實現的。每個人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不斷進取努力來提高自己的能力,突破自我的極限,憑借自己的力量來改變生活。
一家公司準備用一年的時間來考察兩名推銷員,然後提拔一人擔任銷售部的經理。其中一人一年到頭挨家挨戶推銷產品,最後掙了兩萬元;另一個人花了一年時間設計並發動了一次技術改革,這一舉動,使公司獲利2000萬元。兩個人所花時間相等,可是第一個人總是擔心銀行的貸款,另一個人很快得到提升,同時拿到一筆數目相同的獎金。究其原因,是兩個人的努力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