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會寬容:智慧的藝術就是懂得該寬容什麼(3 / 3)

若沒有為社稷著想、以國事為重的觀念,怎能如此?而歐陽修也以其寬廣的胸懷為後人所稱道。

小肚雞腸、氣度狹小,因一件小事就耿耿於懷的人終究成不了大氣候,縱有雄心壯誌,也是徒然。

摒棄性格中的狹隘與偏見

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摒棄性格中的狹隘與偏見,平等地待人。

玫琳·凱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專家,在她成名之前曾是一家化妝品公司的推銷員。

有一次,她參加了一整天的銷售練習,很渴

望能和銷售經理握握手,因為那位經理剛剛作了一篇十分鼓舞人們士氣的演講。玫琳整整排了3個小時的隊,好不容易才輪到她和那位經理見麵。遺憾的是,那位經理根本沒有拿正眼看她,隻是從她的肩膀上方望過去,看看隊伍還有多長,甚至根本沒有察覺他要與玫琳握手。玫琳等了3個小時,就獲得了這樣的接待!她覺得人格上受到了侮辱,自尊受到了傷害。於是她立誌做一個經理:“如果有一天人們排隊來和我握手,我將給每一個來到我麵前的人全然的關注——不管我當時多麼疲勞!”

後來,玫琳·凱的願望真的成為了現實。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化妝品公司終於成為一家具有相當規模的大企業,也有很多慕名者來找她握手,她確實始終堅持她以前曾發過的誓言。她說:“我有很多次站在長長的隊伍前,與各種人士進行長達數小時的握手。一旦感覺疲勞了,我總是想起自己從前排隊和那位經理握手的情形。一想起他不正眼瞧我給我帶來的傷害,我立即打起精神,直視握手者的眼睛,盡可能地說些比較親近的話……”

在人之上,要視別人為人;在人之下,要視自己為人。這不僅是一個心態的問題,也是一個道德問題。其實,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天晚上,閑著無事的艾森豪威爾

在營帳外散步。他看見一個士兵正在營帳背後黯然神傷,便走了過去:“嗨,看來我們是同病相憐啊,我的心情也特別不好,我們可以一起走走嗎?”士兵看到艾森豪威爾的突然出現,原本很緊張,可萬沒想到這位令人尊敬的將軍竟在他最需要朋友傾訴的時候會來邀他散步,他自然感到萬分榮幸,他們的談話也很放鬆。用這位士兵的話說:“那天晚上他不再是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我也不再是默默無聞的小兵,我們是無所不談的朋友。”正是那次談話,使這個一向都很悲觀的士兵樂觀了起來,在以後的戰鬥中顯示了出奇的英勇。

一次,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在和丈夫阿爾伯特親王發生激烈口角的時候,流露出了居高臨下的語氣,傷害了親王作為男性的尊嚴。為了表示不滿,親王一句話也沒有說就進了自己的房間,並把門緊緊地關了起來。幾分鍾之後,有人來敲門了。

“誰?”親王氣呼呼道。

“我,快給英國女王開門。”維多利亞依舊傲慢地回答。

阿爾伯特一聽,心裏就不大受用,更別說開門了。隔了許久,敲門聲再次響起,但這次溫柔了許多,還聽到一個聲音輕輕地說道:“阿爾伯特,是我,維多利亞,你的妻子。”

房門打開了,怨氣全消的阿爾伯特站在門口,兩個人終於重歸於好。

維多利亞女王把宮廷裏的那一套做派拿

到兩個人的世界來運用,這顯然是錯的。處於劣勢地位的人們原本就很敏感,任何一點點異常的舉動都會引起他們極大的注意,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在矮個子麵前別說短話,處於高位的人要照顧底下人的情緒。同時,處於卑微地位的人們更應樹立起自尊自強的信念,因為很多時候,如果連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話,又怎麼能讓別人看得起你呢?

鬆下幸之助在給他的員工培訓時曾有過這樣的一段論述:“不怕別人看不起,就怕自己沒誌氣。人須自重,而後為他人所重。應該讓人在你的行為中看到你堂堂正正的人格。”當然,自重並不僅在於不自卑,也在於不要在行為表現中玷汙甚至喪失人格。

著名的成功學者戴爾·卡耐基在談到人際交往時也曾提到,過分自卑、缺乏自信心的人,對人際關係謹小慎微、過於敏感的人,對他人批評過分的人以及完成工作任務後過分自誇的人等,都影響與他人交往。卡耐基曾指出:“指責和批評收不到絲毫效果,隻會使別人加強防衛,並且想辦法證明他是對的。批評也很危險,會傷害到一個人寶貴的自尊,傷害到他自己認為重要的感覺,還會激起他的怨恨。”所以,他建議不要指責別人,而要“嚐試著了解他們,試著揣摩他為什麼做出這樣的事情。這比批評更有益處和趣味,並且可以培養同

情、容忍和仁慈”。

富蘭克林說他做外交官成功的秘訣是“尊重任何交往對象。我不會說任何人的缺點,我隻說我認識的每一個人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