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後,他對政敵的態度引起了一位官員的不滿。這位官員批評林肯說:“你為什麼試圖跟那些敵人做朋友?你應該想辦法去打擊他們,去消滅他們才對。”林肯平靜而溫和地說:“難道我不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時,就沒有敵人存在了。”
麵
對“敵人”,大多數人的看法是毫不留情地把他消滅掉,因為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事實並非絕對如此,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我們的成功,也是我們的競爭對手造成的。”所以在一定的情況下要像林肯那樣,用寬容的眼光去對待“敵人”,用寬容來“消滅”他。
在怎樣消滅敵人這件事情上,還有一個人的做法與林肯較為相似,這個人就是拿破侖。
拿破侖對麵前的任何障礙都狂怒異常,對待任何膽敢抗拒他的意誌的人都嚴厲無情,可當他獲勝時這種態度就全然改變了。他對敗軍極為仁慈,他真誠地憐憫他們。他經常對手下的人說:“一個將領在打了敗仗那天是多麼可憐!”
有兩名英軍將領從凡爾登戰俘營逃出,來到布倫,因為身無分文,隻好在布倫停留了數日。這時布倫港對各種船隻看管甚嚴,他們簡直沒有乘船逃脫的希望。
對家鄉的熱愛和對自由的渴望,促使這兩名俘虜想了一個大膽而冒險的辦法,他們用小塊木板拚湊,製成一隻小船,準備用這隻隨時都可能散架的小船橫渡英吉利海峽,這實際上是一次冒死的航行。當他們在海岸上看到一艘英國快艇,便迅速萌動小船,竭力追趕。但他們離岸沒多久,就被法軍截獲了。
這一消息傳遍整個軍營,大家都在談論這兩名英國人的非
凡勇氣。拿破侖獲悉後,極感興趣,命人將這兩名英軍將領和那隻小船一起帶到他麵前。他對於這麼大膽的計劃竟用這麼脆弱的工具去執行感到非常驚異,他問道:“你們真的想用這個渡海嗎?”“是的,陛下。如果您不信,放我們走,您將看到我們是怎麼離開的。”
“我放你們走,你們是勇敢而大膽的人。無論在哪裏,我見到有勇氣的人就欽佩。但是你們不應用性命去冒險。你們已經獲釋,而且,我們還要把你們送上英國快艇。你們回到倫敦,要告訴別人我如何敬重勇敢的人,哪怕他們是我的敵人。”
拿破侖賞給這兩個英軍將領一些金幣,放他們回國了。
許多在場的人都被拿破侖的寬宏大量驚呆了。隻有拿破侖知道,他的士兵們將從這番話中受到怎樣的鼓舞,他的人民將如何讚揚他的寬容無私。他似乎已經聽到了士兵們震天的呼聲以及巴黎激動人心的口號。哲學家卡萊爾說:“偉人往往是從對待別人的失敗中顯示其偉大的。”用豁達寬容的性格去對待你的“敵人”,這樣就會表現出你的與眾不同之處,也正因為你閃光的人性,將使你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敵人的佩服,這樣你就既贏得了他們的心,也取得了最高層次的勝利。
在與“敵手”的競爭中,能利用自己寬容大度的性格征服對方的心,才是最偉大的勝利,而用大
度與寬容擦去恩怨的汙濁,讓靈魂更加透明,乃是取得這種勝利的必要條件。
小肚雞腸者難成大器
明代洪應明在《菜根譚》中說道:“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這是教人處世的重要智慧。意思就是:不要責難別人犯下的輕微過失,不要隨便揭發他人生活中的隱私,更不可以對他人過去的過失或舊仇耿耿於懷,久久不肯忘掉。做到這三點,不但可以修養自己的品德,也可以避免遭受意外的災禍。
一個人能夠擁有寬容的性格,他就能容忍他人的過失,這些都需要自己有度量。所謂度量,原本是指計量長短和容積的標準,人們後來拿它喻指人的器量胸襟。
“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藺相如立功歸來,位尊俸厚,廉頗不服,屢次向他挑釁,但他仍以國家利益為上,以社稷為重,處處忍讓。三國時期的蔣琬,有下屬在背後說他的壞話,認為他辦事不行,不如前人。有人向他告發,他也毫不介意,還說那人說得對,自己確實不如前人。何以如此,氣量大也。
有的人卻氣量狹窄,錙銖必較,小肚雞腸,不能容事。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王郎,這兩個人怎麼這麼容易就死了?皆因為氣量狹窄。我國漢代的才子賈誼,他的《過秦論》、《論積貯疏》名滿天下,
流傳至今,可他卻在32歲那年,因遭權貴的誹謗、排擠,“自哭自泣,至於天絕”。為什麼會這樣呢?氣量小也。
再如宋代的歐陽修,他在朝中擔任要職時,曾薦舉王安石、呂公著、司馬光三人當宰相,而這三個人對歐陽修可以說都很不敬。歐陽修因為欣賞王安石的才華,曾贈詩給王安石,希望他在政治、文學上能取得卓越超群的成就。而王安石卻沒把他放在眼裏,還回贈詩:“他日若能窺孟子,此身何敢望韓公。”給歐陽修吃了一個閉門羹。呂公著是前朝宰相呂夷簡的兒子,他們父子二人都曾攻擊過歐陽修,歐陽修貶官滁州,就有他們父子的推波助瀾。司馬光與歐陽修也不睦,還當麵頂撞、指責他。但是歐陽修覺得這三個人有才學,有能力勝任宰相一職,認為他們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因此以如海之度量舉薦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