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早晨,充滿了料峭的寒意。校園裏的柳樹,樹葉已全部脫落了,隻剩下幾條幹瘦的枝條,掛著西天半彎的月亮,搖動在冬日那幹冷的寒風中。
冬至之前的夜是那麼的漫長。五點半的時間,窗外尚還是漆黑一片。悄無聲息的,吳勇從被窩裏爬起,摸黑穿起了衣服。而後拿著洗漱的東西,走進了水房。而宿舍的另五人則還在沉睡著。
五點半起床,這是吳勇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開始上早自習養成的習慣。那時候,他們村裏的小學,在每天六點的時候,便開始上早自習了。而現在五點半,水房的水也恰好剛剛有。在水房用剛放開的涼水洗過之後,吳勇再也沒有剛起來的迷糊。又躡足輕聲的推開宿舍的門,將東西放下,吳勇便走了出去。
吳勇現今是一名大二的中文係的學生。吳勇現在二十多歲。他是從一個山村裏邊考出來的。家了為了供養他讀書,也是非常的艱難。但好在他們家中這一代也隻有他這麼一個。但即使如此,為了供他到了這一步父母看著也遠比他們本來的年紀老很多。
原本想著等自己畢業之後,一定要努力奮鬥,給父母一個好的回報。隻是一想到現在的情形,吳勇的心中便多了一些擔憂。現在的大學生並不像原來那般的受人重視。甚至他常聽人說現在讀大學,畢業就等於失業。這樣的情況,讓他那期望報答父母那急切的心中多了一份沉重的壓力。
為了能更好把自己的未來打理好,也為了能盡早的報答父母為自己的付出。吳勇也不準備在大學畢業畢業之後,繼續讀書了。所以吳勇便更努力地學習著。除了自己的專業外,還有眾多自己感興趣而且自己又能接觸到的專業知識。甚至於,吳勇在自己大二的這個學期,還買了一套考公務員的書,在突擊的看了半年之後,他還模擬著做了幾套題。做題的結果,吳勇也還滿意。在規定的時間裏,兩門成績,吳勇保守的估計了一下,也有150多分。這樣的成績讓吳勇的心中多了一些安慰。
此時的早上,校園中還鮮有人出來。吳勇便走到了操場上。在操場上的東南角落裏,那正有人練著拳。走過去的吳勇便開始在那人的身邊練起同樣的拳來。
這樣的拳,吳勇練了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這還是在他剛入學的時候軍訓的時候學的。那時吳勇也是這麼早的起來,到了操場上,便看見旁邊的李丞老師在練著這套拳。李丞是本校的一位體育老師。當時李丞老師穿的是一套黑色的運動衣。
本來吳勇是準備來操場上跑步的,這也是他在原來讀書上早自習時養下的習慣。每次跑完了之後,一天之內吳勇都會感到非常的有精神。但是,在那天他看了李丞老師練拳練得虎虎生風。練完拳之後,神采奕奕的樣子後,便開始在一旁模仿著學習這套拳法了。
對於練拳初始的時期,吳勇練拳的想法也非常簡單。就是為了能讓一天之內有個好的精神,一日之內在於晨。在過了一段時間後,而李丞看見吳勇在自己一旁每天跟著練拳,也不時指導著。
但是練了一年多的拳後,吳勇這才感受到了自己的變化。如今的吳勇,在練過拳之後,更覺得有精神了。而且,吳勇的氣力也增加了不少,現在的他氣力比起以前增加了五六成。而且,他那基本快定型的個子,卻也還又長高了一截。
對於吳勇練拳之後顯出來的效果,讓旁邊的李丞也驚訝了不少。這套拳法是李丞在三十多歲後,在一位姓趙的老者那兒學來的。而學習了這套拳之後,讓李丞在本市武術方麵,漸漸的有了一些名氣。而學校也有時讓李丞帶著學生去參加一些武術方麵的比賽。但是,那麼多學生練這套拳,卻也沒見其中任何的一位學生在僅僅練了一年的時間裏,有吳勇這樣的效果。
練完了一整套的拳,吳勇的身子也感到發熱了。吳勇便和在旁邊站著看另外的學生練拳的李丞老師打過招呼後,離開了。
離開操場,吳勇上了教室。對於此時的吳勇來說,需要記得東西並不少。不僅僅是課本的。有些課外的佳作,吳勇也會收集著背下來。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對於那些詩,詞,文的佳作,吳勇是從來都不看別人所寫的鑒賞和評論的。他隻會一遍一遍的讀,來充分的體會作者作文時的那種感受。
對於那些佳作來說,吳勇追求的並不是將他牢記住。而是追求自己在讀的時候,自己的心境能和作者當時的心境重合和共鳴,能盡可能的和作者作文時的的情感所契合。在這讀詩的過程,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細細感悟。這個過程,就如同孔子學琴一般,從熟練漸到得其情感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