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再會呂布(1 / 2)

我見周瑜說退兵,問道:“如是退兵,我軍豈不是前功盡棄?”

“若是三哥欲強下襄陽,劉表定然死守。吾料劉表已知袁紹出兵,欲待我軍退而襲我軍之後。我軍若是在此與劉表相拒,恐徐州難保,到時進退兩難。徐州若失,我軍危矣!”周瑜見我有所不甘,解釋道。

我笑道:“弟過慮了,孤料徐州未必會失。陸遜此人甚有才華,拒守徐州暫無大礙,待攻下襄陽再回兵救援。”

“三哥斷不可如此。陸遜此人,臣弟亦知,雖有才華,然而年少,且手下無人相輔。呂布驍勇,弟料遜必抵擋得住。”周瑜勸說道。

我這才記起我並沒有派人輔佐陸遜,這回倒是曆史害了我。就因為知道陸遜的才華,便盲目的認為陸遜一人就可以保一方。陸遜有才,手下卻無人可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己大意了。

周瑜見我還有猶豫,問道:“三哥可知曹操為何毫無動靜?”

我道:“不知!”

“曹操本欲讓劉備、袁紹二虎相爭,自己漁翁得利。卻沒料到因為呂布,劉備大敗。袁紹新得劉備之兵又得幽州之境,實力大增。操實欲攻取袁紹,恐力不及也,故遲遲未動。現亦是坐山觀虎鬥,如見徐州城下,其定出兵淮南。到時我軍是三麵臨敵,恐難退也!如若回兵救援徐州,大敗袁紹,操亦會引兵相攻也!”周瑜分析道。

聽了周瑜的話,我可是惶恐萬分,這些人的遠見自己還是望塵莫及。還好有把他帶來,要不自己一意孤行攻打襄陽,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我問道:“我軍若是回撤,恐劉表……”

話還沒說完,就聽魯肅笑道:“王上勿憂,吾有一計定叫劉表不敢正視我軍。我軍可速救援徐州,以防有失。”

我聽魯肅有妙計可防劉表追襲,急問道:“子敬有何妙計,可速道來。”

魯肅說道:“我軍不必掩飾,可大張旗鼓退兵,如此可保無事。若是暗退,恐走不遠,劉表定然追到。”

雖說魯肅的計策應該可行,但我不知其中奧妙,還是不放心。退兵一般都是要隱秘,偃旗息鼓,現在怎麼反過來了。周瑜見我心中尚有疑慮,笑道:“三哥此時怎麼糊塗了,子敬此計甚妙。我軍大張旗鼓撤兵,為的就是讓劉表知曉。劉表此人外寬內忌,毫無決斷,雖有良謀,定不能用。先有文聘被伏,心存憂慮。見我兵退,恐亦是誘之,不敢來也!城內雖有能人觀破我計,劉表定不敢用。我軍可毫發無傷,直抵徐州。”

我笑道:“子敬之智,公謹之機。孤尚何憂,可速傳令退兵。”

襄陽城上,劉表得報我軍撤退,親引眾人前來觀看。文聘見我軍退,說道:“主公,末將願領一軍再攻劉建,以報前日之恥。”

劉表猶豫道:“仲業未可輕動,劉建退兵如此大張旗鼓,恐有埋伏。萬一是計,則襄陽危矣!”

蒯越道:“主公,劉建定是聞知袁紹出兵,恐徐州有失,故回兵救援。我軍正可追襲,斷其歸路,則劉建可擒。擒住劉建則可順勢取江東,主公何以不出兵?”

劉表說道:“吾觀劉建如此退兵,恐是誘也!”

蒯越道:“主公,豈不聞兵法虛虛實實之妙?我料劉建恐我軍追之,故如此撤兵。以惑主公之心,主公但可追之。如若有失,願將頭顱奉上。倘若容其歸去,終是荊州之患也!望主公思之。”

劉表心中暗思:“倘若劉建真是誘我出城,我要你蒯越之頭有何用處,你的頭又不能和荊襄九郡相比。”想是這樣想,當然不能說出來。

蒯越見劉表一言不發,知劉表毫無決斷,難成大事,定不會采納自己的建議出兵。心中有才卻無地發揮,隻得仰天長歎。自己早有離去之心,卻遲遲未動。隻因宗族皆在荊州,樹大難移。何況劉表平時又不曾虧待,故屢屢獻策相輔。今見計不能用心灰意冷,向劉表說道:“主公,越近日體弱,不能理事。懇請暫去其職,回家修養。”說完也不等劉表批準,自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