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謀士舌戰(2 / 2)

袁紹問道:“元浩,此話何意?”

田豐說道:“方今天下大亂,各地諸侯擁兵自重,若知主公懷有傳國玉璽,必群起而攻之,孫文台之禍主公忘乎?此亦是劉建有先見之明,欲將此禍引至河北,望主公明察。”

袁紹帳下審配說道:“元浩之言,吾不敢苟同。”

袁紹見審配開口,問道:“正南以為如何?”

審配說道:“主公之神武,豈是孫堅所能相比。以配之見,主公正可於此時奪得玉璽,興義兵而討伐曹賊,迎天子於堂上,此乃王霸之業也。失此機會,再難有之。”

袁紹見審配和自己意見一致,正想拍板,隻聽手下謀士沮授反駁道:“審正南欲將主公至於死地,主公切莫聽之。且不說各地諸侯舉兵相向,單曹操迎天子安營許都,若往攻之,於義相違。更有曹操兵精良足,文武相輔,不同於公孫瓚、劉備之流,主公切不可興無義之兵。”

手下謀士郭圖見三人相爭,說道:“主公,昔日武王伐紂,名曰不義,然成大事,皆依將帥奮勇。天與不取,反招其禍。今我河北軍士精練,將帥用命,願主公從審正南之言,以成大事。”

袁紹聽了四人爭論,覺得各有道理,又開始猶豫不決。正好許攸從外麵進來,袁紹說道:“許攸多有見識,且看他如何主張。”

許攸近前,行禮完畢。袁紹將剛才爭論告訴他,並且問道:“以子遠之意,是取玉璽滅曹操或是守本土以待天變?”

許攸平日和田豐、沮授不和,卻與審配、郭圖交好。本來是想勸袁紹守土而待天變,因為私人原因,卻和袁紹說道:“天與不取,反受其殃。主公此時正可順應天意,取玉璽而滅曹賊,行王霸之事。”

袁紹見許攸等人意見和自己一樣,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心和野心。拍桌說道:“子遠之見正合吾心,吾意已決,不必再言。”

袁紹見眾人不再爭吵,回想要是這麼跟我交易不就便宜了我。況且我還搶了他的媳婦,讓袁熙顏麵掃地,間接的也掃了他的麵子。心有不甘的問道:“劉建此次索要甚多,吾一時口快,應承於他,諸位可有何策解吾之憂?”

眾人沉默,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畢竟答應人家的事怎麼能反悔。許攸見眾人沉默,賊眼一動,上前在袁紹耳邊小聲說道:“主公,可於交換之時要求驗證,就地奪之。如此可不廢一錢一糧,而得玉璽。”

袁紹也小聲說道:“如此恐失信於天下。”

好個袁紹,現在這樣是想魚和熊掌兩者兼得,這可把許攸給難住了。許攸搖頭冥想,還是想不出辦法。忽然看見田豐在下麵,心生一計,對袁紹說道:“主公,將玉璽奪來之後,再找個人做替罪羔羊。如此,可以二者兼得。”

袁紹犯了糊塗,問道:“此話何解?”

許攸賊笑道:“主公奪得玉璽之後,隻道是田豐自己之意,主公卻毫不知情。劉建若怪,隻將田豐送與他處置。到時玉璽在主公之手,自然不必仰其鼻息。”

袁紹聽了,心想雖然毒了點,但確實是好計策。況且田豐多次當麵讓自己難堪,自己早就想把他除掉了,這次讓他做替死鬼,也有個借口殺他。雖然是想至田豐於死地,卻貓哭耗子道:“如此恐對不住元浩。”

許攸是個聰明人,怎麼能不知道袁紹的心思。心中罵道:“好你個袁紹,明明想殺田豐,現在又故意裝做不忍。”口上卻說道:“主公,田元浩自視才高,多次犯上,死有餘辜。主公容忍至今,已是寬宏。”

袁紹終於開口,狠心說道:“就依子遠之計。”

許攸見袁紹同意,暗自高興,終於可以拔掉一顆眼中釘。可憐正直的田豐,袁紹都把他出賣了,他還在替袁紹考慮,如何減少交易的損失。

袁紹商議妥當,用田豐、許攸統兵,審配郭圖為謀士,顏良、文醜為大將,起兵十萬,望徐州而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來給呂布報仇的,卻沒想到是和我交易。曹操方麵探知袁紹親帥兵馬前往徐州,雖然不知道虛實,也是蠢蠢欲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