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就這麼成了山賊頭子?(1 / 1)

沒有雄關扼險道的山寨大門,沒有忠義堂,聚義廳,草棚倒是有三兩間,然後就是有幾十個老弱病殘,精壯的漢子,不,能扛得起刀槍進行打劫作業的員工,大概就是那麼二十來人了,剛才外麵攔路的十來人,加上看家的幾人,懶懶散散的站在路邊,沒了……

這就是我所麵對的強盜窩。或者說,難民營比較合適?

看我有些發愣,帶路的漢子輕咳了一聲,說道:“我們寨主請孫英雄前去一敘。”

“呃……”從發呆中回過神的我也不住輕咳一聲掩飾自己的失態,“有勞壯士帶路了。”

“請。”

其實也沒有幾步路,我也猜到那個勉強牆壁完整,不至於四麵透風的比較大的屋子,應該就是這裏的核心建築了。果不其然,帶路的漢子將我引到那大草棚前,掀開草簾,示意我進去。

雖然這強盜窩寒酸了點,員工少了點,但是我似乎注意到,進來的時候,似乎在一邊的樹上有點金屬反光,雖然隻是一閃而過,但我還是注意到了。所以我對這寨主還是有點期望值的。一個會設下暗哨的山賊頭子,可不簡單。

這個草棚“忠義堂”裏麵比較暗,好一會兒才適應了光線,一人端坐上席,仔細一看,不是濃眉大眼,不是虎背熊腰,更不是手垂過膝,居然是個老頭子,雖然身板看起來還硬朗,但,終究是老人家了。

“在下孫……武字中華,見過寨主。”雙手一拱,算是見過老人家了。心裏卻是在想,一開始沒想好名字,情急之下為了不跟侵犯國父的姓名權,改文為武,但是好像又侵犯了另一位牛人的姓名權……

孫武,25歲完成孫子兵法的軍事天才,統帥吳軍以寡擊眾,打得諸侯大國楚國幾近滅國,史稱“兵聖”。扯上這位名人的名字,這下囧了……

“乃昔日斬姬練兵,數破強楚之孫武乎?”老人肅容正坐而問,不過嘴角泄露了一絲戲虐。

誰說古人死板的,這老頭馬上就開始挖苦我了。

“非也非也。”(包不同?……)我也不是吃素的,“彼孫武已逝千年,長者說笑了,小子隻是恰巧同名罷了。”我頓了頓,“不過小子正欲以孫子為榜樣,馳騁沙場,保我漢人江山,立不世之功績。”這老者目光威嚴有殺氣,卻不夠銳利,手扶劍柄但那個姿勢卻是絕對不可能很快的把劍拔出來,腰板筆直,但是氣息不均。很詭異的細節組合。

“金虜已破太原,由太原以下,再無堅城險阻,壯士以為,我大宋當如何禦之。”

時事考試?方法倒是有很多,可也要看汴京那兩個大爺要不要才行啊,人家不要你再好的計策也沒有用啊,老伯,你一強盜頭子就別指望能怎麼樣了。當然,這話也不能就這麼說出來。

“禦敵之策有三,分上中下三策。”古代有文化有智慧的軍師都是這麼開頭的,“堅守汴京,招全國各鎮兵馬勤王,以精銳之師取太原,此乃閉門打狗,一戰而定天下大勢,而後取幽並之地也是易如反掌了,故此為上策。”

“召集勤王之師壓迫金兵,而後襲擾金兵糧道,金人本為劫掠人口錢財,故必退兵,然金人挾勝北歸,聲勢愈盛,更為大患。故為中策。”

“求和,為下策,金人寡義多貪,即便和了,也難守信。”

老人眼睛一亮,說道:“壯士竟是文武雙全之人,照你看,朝廷待會如何。”這主意大概一個稍微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都能想到吧,不過在文盲率那麼高的古代,要那些農夫想這些的確有點難度。

“下策。”我淡淡的說。

“為何!”老者逼問。

“君非敢戰之君,臣非能戰之臣。朝廷之畏民,甚於畏金虜。即使自發勤王,也必被勒令止步。”忽然又想到,史書記載,當時勤王的,超過三十萬人。那麼多人怕是有很多是這裏這種吃不飽順便取混飯的吧。可惜宋庭也不管飯。

“若果真如此,何以保家國?”

“若真要保家國,不妨收容過往青壯,使之成軍,而後以之襲金人糧道。即使不可迫敵回師,亦能使之不得安心南下。”

老人家沉吟了很久,忽然猛的一抬頭。

“願為山寨之主乎?”

我一下子愣住了,山寨之主?山賊頭子?或者說某某山過路人員收費兼收容所所長?

很好很強大,但是我本事隻是想找個地方吃飯睡覺的……

不過我可是穿越的主角,知道什麼叫主角?虎軀一震,王八之氣四射,四方英雄鹹來拜服。

你看,這不,我還沒震,這老頭兒就要死皮賴臉的把山寨交給我了。要不要矜持一下呢?

算了,還是當仁不讓了!

“當仁不讓!”真是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