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槍械要大規模裝備軍隊,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性能,還有價格。而價格就體現在製造難度以及耗費的材料與工時上。
相比起槍支,子彈的製造速度更讓餘誠頭疼。現在這幾支步槍的子彈是工匠們用了一周時間才做出來的,可朱呈祥隻用了不到一刻鍾就全部試射完了。
所以在給軍隊裝備槍械時,餘誠還是將使用紙殼彈的後裝線膛槍作為主要裝備,因為它的製造工藝相對簡單,甚至直接從現代進口一批鋼管由工匠們拉出膛線就能製成。
滑膛槍的有效射程有一百米,而隻需要拉出幾根膛線,槍支的有效射程就能翻倍。
對於餘家軍裝備的第一支製式步槍,餘誠選用的是夏塞波步槍。這是一種旋轉後拉槍機的後裝線膛槍,已經非常接近於現代步槍了。
最重要的是這支步槍使用的是紙殼定裝彈,這對金屬定裝彈生產能力缺乏的餘家軍來說至關重要。
而且有朝一日餘家軍的子彈生產線造成,這支步槍隻要稍加改造就能使用金屬定裝彈,相當於煥發第二春,省去了重新換裝的麻煩。
與此同時,栓動步槍的生產也不會停,生產出來的栓動步槍將裝備給餘誠的近衛團,以此確保這支最忠誠的軍隊擁有最強的戰鬥力。
今天請朱呈祥過來試槍,餘誠暗地裏就有讓朱呈祥見識一下餘家軍底牌的想法。
朱呈祥試過槍後,也彙報了一條消息,從漢水通往荊門的公路已經修建完成了。
這條三十多公裏的路在機械工程隊進駐後修建速度飛快,提前半個多月竣工,這在當地人心中是不敢想的速度。
說到這裏,朱呈祥笑著說:“荊門的父老鄉親們都說要請你給這條路起個名字。”
“起名啊,這個我熟。”餘誠來了興致,想到這條路修建時主要勞動力都是抓來的戰俘,當即道:“就叫勞改大道吧!”
“勞改大道?”朱呈祥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個名字出處在哪裏:“鄉親們原打算叫餘公路的。”
“餘公路?”餘誠聽了有些不自在。“人家蘇公堤聽起來多麼有意境。餘公路?總感覺有人想站在我背上踩來踩去的呢。”
“修建這條路的那批戰俘怎麼處理?”
這條路在修建過程最多時抽調了一千三百多戰俘,占戰俘營的一半。這其中除掉五百臨時補充進來的戰俘外,從頭幹到尾的也有八百人。
餘誠想了想道:“放了吧!”
“放了?”朱呈祥有些可惜,“要不再留段時間,漢水邊上的寨堡還沒建成呢,這麼多的免費勞動力,放了有些可惜啊!”
“再說了,這些家夥別看現在在戰俘營裏老老實實,以前在左鎮的時候可都沒幹過什麼好事。真要放了,這些家夥拿起刀槍又都是土匪。”
餘誠還是堅持道:“放了吧,也給戰俘營裏其他的戰俘給個希望。”
“這些戰俘修了這麼長時間的路。也算熟練工了。你問問他們,有願意的可以繼續留在修路隊裏,不過不再是戰俘,而是職工,有工資拿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