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喪失信心(1 / 2)

送走了張定國與張文秀後,崔應朝來向餘誠彙報的時候彎起的嘴角都快壓不住了。

“賣出去多少?”

“足足五十二萬兩!”崔應朝興奮道:“想不到張獻忠竟如此豪富,司令辦這場展覽會真是神來之筆。”

“那當然,張獻忠這些年縱橫南北,光王府就打下來了多少。襄王、楚王,都是海內豪富,百年積藏全都落到張獻忠手裏。”

想到這裏,餘誠也不由心生羨慕。賺錢哪有搶錢快,他打下荊州,就隻有一個惠王府,還是個幾經易主的窮鬼。

崔應朝將大西軍的采購清單交給餘誠,餘誠看後說道:“這倆使者當得還挺合格的嘛,沒有光顧著自己享受。”

采購清單上有九成都是軍械,包括刀槍各一萬件,甲胄三千套。其餘也大多是軍中所需物資,隻有少量是奢侈品,應該是為張獻忠這種首領準備的。

“有了這筆錢,收入提振計劃應該能落實下去了吧?”

收入提振計劃就是昨天他們開會的主題。

如今餘家軍控製的荊州府及下轄的十三個州縣,百姓們已經不用擔心會餓死。去年因為免收田稅,農民家中都有了點存糧,再加上農村合作社的豬仔借貸政策,百姓將豬仔養肥回售給合作社後手裏也攢了一點錢。

就算家中沒有田地,去餘家軍的工地上做工,幾個月下來也有一筆收入。

在百姓們看來,這已經是頂好的生活了,但餘誠卻覺得還不夠。

現在普通百姓一家的收入有九成都用在了吃飽飯,恩格爾係數過高。在餘誠看來百姓用於糧食這一生存必須品的支出最好不超過收入的七成,然後才能有多餘的錢消費。

否則他辛辛苦苦建那麼多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賣給誰去?

所以在昨天的會議中,餘誠提出要給軍政係統以及餘家軍直接管理下的工人漲工資,通過提高收入來提振人們的消費水平。

這個議題當時就遭到了與會眾人的反對,如今餘家軍的攤子已經鋪得很大了,一萬多的軍隊和數量接近十萬的工人,每個月的財政支出就接近六十萬。

而餘家軍的收益主要來自於三方麵,一是糧食,盡管餘家軍直屬糧行的售價定的很低,但糧食這種大宗商品,隻要量上去那收益還是很可觀的。

第二是行銷到江南的商品,通過漢口鎮外銷的商品大多數是運去了還算穩定的江南,上個月的貿易額也達到了三十萬銀元。

第三則是為闖軍銷贓。餘家軍以原價一到兩成的價格將闖軍搶到的戰利品收下,支付給闖軍也不是現銀,而是刀槍鎧甲。其中許多贓物是被餘誠帶去了現代銷贓,還能額外再賺一筆。

餘誠提出的收入提振計劃預計支出兩百萬銀元,經過金九核算後還有七十萬銀元的差額。隻要大西軍的這五十二萬兩銀子能落實,那麼加上將銀兩翻鑄成銀元的額外收益,整個計劃的差額剩不到十萬。

十萬塊銀元,放在現代成本價也要兩千多萬,餘誠計劃再出手幾件古董,將差額徹底補齊。

這邊餘誠在算賬,那邊張定國與張文秀倆人也在對賬單。

“一個多時辰花出去五十二萬兩,回去義父會不會活劈了咱倆?”

對於張文秀的疑問,張定國無言以對。

他倆來要買槍炮的,現在槍炮沒買到,亂七八糟的東西買了一大堆,張獻忠會怎樣看他倆?

“可是,咱買的也都是好東西啊!”張定國不甘心的說:“就拿咱買的鎧甲來說,強弓勁弩皆不能入,一套八十兩銀子,別處哪裏買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