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光明區(1 / 2)

光明區的變化,幾乎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這塊歸屬於鬆滋縣的土地作為餘家軍、曹營、大西軍三方協議的一條,由餘家軍負責建設並管理。

這塊土地靠近長江邊,麵積足足有一千五百畝。這麼大一塊土地,按此時的命名習慣,應該叫做什麼什麼鎮,但餘誠卻一反常態,將此處命名為光明區。

餘誠計劃將此處建設成為餘家軍對外展示的模範點,讓長江以南的官紳百姓見識一下在餘家軍治下的生活是什麼模樣。

光明區用一縱一橫兩條街道將土地分成四個區塊,每個區塊有不同的主營業務,分別為餐飲區、休閑娛樂區、商品百貨區以及軍事管理區。

整個光明區隻建設了一道一人高的胸牆,象征意義大於防守意義。不過在光明區靠近內陸的兩個角,餘家軍分別建設有三層高的碉樓一座,每個碉樓有一個排的兵力駐守。

因為目前光明區還未建設完成,所以原定駐紮一個營,目前隻有一個連進駐。

有事沒事到建設中的光明區轉轉,成了羅瑛的新愛好。她看著光明區一點一點的打好地基,建起紅磚牆壁,建築的輪廓慢慢顯現了出來。

最令羅瑛新奇的,是光明區街道上豎起的一根根柱子,每隔二十步一根,到了晚上就會發出光來,將街道照得宛如白晝。

到了晚上,鬆滋縣城的城牆上都擠滿了曹營的將士,甚至還有帶著家屬一起去看個新鮮的。

每當這時,羅瑛看到自己部下望向光明區那新奇、期待、敬畏相交織的眼光,總覺得不是滋味。

李叔就是這樣被餘家軍吸引過去的吧?

但羅瑛沒發現的是,自己去往光明區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幾天沒去,就覺得心癢難耐。

西進受阻後,張獻忠的大西軍將眼光重新放回了江南,正在與左良玉開戰。

大西軍截獲的黃金白銀、古董玉器一船接一船的運向荊州,換來了一船又一船的刀槍鎧甲。張獻忠從沒有打過如此富裕仗,老對手左良玉在大西軍的進攻下節節敗退。

裝備上的巨大優勢讓左良玉攻守易形,仿佛自己是苦哈哈的農民起義軍,而對手張獻忠變成了財大氣粗的官軍。

誌得意滿的張獻忠自信心爆棚,得意的看向荊州方向。

隨後張獻忠默默收回視線,更加凶狠的看向左良玉所在,還是這邊打起來更順手些。

沒有了張獻忠部虎視眈眈,又得到了餘家軍的物資支援,曹營的力量也在緩慢恢複。

但羅瑛此時心裏卻感覺到十分的空虛。

自己父親造反了一輩子的目標,大明朝廷此時已經搖搖欲墜。

害死了自己父親的凶手,李自成正一路高歌猛進,似乎坐擁天下已是近在咫尺。

而自己呢,被張獻忠一場偷襲,手中兵馬隻剩不到五千,守著鬆滋如坐困愁城,一時竟不知該向何處發力。

不知不覺間,羅瑛又來到了光明區。

因為來的次數多,守在光明區入口的餘家軍士兵都認得這位執掌曹營的女將軍,所以往常都會十分痛快的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