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即命令一部士兵部署防禦工事,著甲的精銳士卒養精蓄銳,隨軍夥夫準備熱水幹糧,方便士卒恢複體力。
李河也沒閑著,帶著親兵來到城樓的一間空屋子,搭設電台向餘誠通報戰報。
“五月十六日,兩軍接戰,李自成率主力與吳部激戰於山海關,劉宗敏率兩萬精銳迂回一片石攻擊關寧軍側後,吳部節節敗退,苦守關城!”
“我隨震山營於早晨十點攻擊南翼城,至十三點二十破城而入,當下正在休整!”
山海關可不是一個孤零零的關城和一段城牆,而是一個完整的防守體係。
山海關依靠自然屏障,大山北峙,巨海南浸,高嶺東環,石河西繞,一城鎮中,兩翼張開,左輔右弼,前拱後衛。是古代城防集大成之所做。
在山海關關城所處的老龍頭至角山近10公裏的地帶,兩翼張開,有南海口關、南水關、北水關、旱門關、角山關五大關口,以及寧海城、南翼城、北翼城、東羅城、西羅城、威遠城六大城堡相拱衛。
而其城牆,更是高聳厚重,有十四米高,七米寬,所以才能控山扼海,使滿清望城興歎,隻能遠遠繞道才能殺入大明腹地。
羅虎所攻擊的正是南翼城,打下此城後,已經將山海關關城與老龍頭截斷,更能經南翼城東出至山海關後兩麵夾擊,形勢可謂一片大好!
發完電報後,李河站在城樓上,用望遠鏡看向遠處的山海關關城。
大順軍初到時,吳三桂還領兵出城妄圖野戰,卻被李自成麾下一支兩千人的精銳甲士殺得大敗,又有劉宗敏率大軍迂回到了側後,腹背受敵,隻能匆匆逃進關城,憑借厚實的城牆苦苦支撐。
戰報傳至李自成營帳後,李自成不由開懷大笑,讚道:“好個羅虎,打得好呀!”
“雙喜,你立刻率三千精兵,從南翼城出關,繞到山海關後,給吳三桂後心上插一刀,我今晚就要站上鎮東樓!”
李雙喜是李自成的義子,也是驍勇善戰,聽到李自成發令,當即慨然應是,下去點兵去了。
南翼城上,才隻幾分鍾時間,餘誠的電報已經回了過來。
“密切關注戰局,做好記錄,嚴防外敵,隨時準備撤退!”
短短二十個字,卻讓李河看了半天。
他摸摸掛在胸前的記錄儀,從開戰後就一直記錄戰場情況,等日後與餘誠彙合,餘誠依靠記錄儀拍攝的畫麵,幾乎就像親眼見到這場名聞後世的戰鬥。
唯一令李河疑惑的是後邊那句話。
嚴防外敵?
是哪的外敵?
隨時準備撤退?
戰局如此順利,司令還是判斷李自成將要戰敗嗎?
“雙喜哥!”羅虎衝著一支橫穿關城的大順軍揮手,領頭的少年將軍也高高舉起手中戰刀揮舞應和,隨後在眾將士簇擁下衝出關外。
羅虎羨慕的看了好久,才來找李河。
“李大哥,那是什麼東西?”
李河悄無聲息的將餘誠發來的電報團起來,看到羅虎指著電報發問,於是微笑回答:“這是我軍中祈求戰事順利的法器。”
羅虎疑惑的看看那一閃一閃發出怪異“嘀嗒”聲的方盒子,還有帶著耳朵上戴著套子仔細傾聽的士兵,不由發出感歎:“打仗就打仗,還要求神問卜,真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