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吳三桂一見到皇太極,便即跪伏在地,口稱“微臣”。
皇太極開懷大笑,親自上前扶起吳三桂說:“汝為故主起兵複仇,忠義可嘉。今日整兵來投,朕心中歡喜至極。”
說罷便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命他依然領本部兵馬,出關糾纏住李自成主力,使李自成無力他顧。大清軍隊將穿過山海關關城,一舉擊潰闖軍。
“陛下!”多爾袞開口道:“兩軍糾纏在一起,我軍如何分清敵我?”
“以臣之見,不如請平西王及其部眾剃發,以作分辨!”
剃發?
吳三桂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金錢鼠尾的小辮子拖在腦後,有何麵目去見祖宗?
“兵凶戰危,此時正是千鈞一發之際,哪裏來的時間給眾將士剃發?”
洪承疇笑語吟吟,道:“平西王說的是,此時時間確實來不及。”
“這樣,就請平西王率先剃發,以為諸軍表率。平西王屬下兵馬,可先以白布纏在臂上用以分辨敵我,待戰後再行剃發不遲!”
看到昔日主帥也成了滿清大臣,吳三桂將心一橫,拔出短劍揪住發髻一劃,將頭頂頭發削去。
“我來助平西王一臂之力!”多爾袞親自上前將吳三桂頭頂青絲刮得幹幹淨淨,隻留腦後一撮。不過此時是沒時間編辮子了,隻能先這樣垂著。
吳三桂帶來的屬下與鄉紳也是如此,互相剃發以示恭順。
皇太極又下令道:“昔為敵國,今為一家,大軍進關後,若動人一株草、一粒糧,定以軍法處死!”
得了皇太極的保證,剛剛因為剃發而心中驚慌的鄉紳總算放下心來,至少自己的家產保住了,不至於落入李闖手中任人盤剝。
當下吳三桂先行回關,組織關寧軍反擊。
清軍這邊也開始整理軍陣,分為三股,分別以豪格、阿濟格、多鐸為首領,從關中門、南水門、北水門入關。
清軍殺下歡喜嶺,首當其衝的就是剛剛經南翼城繞道關外的李雙喜部。
李雙喜正揮軍與阻擊的關寧軍戰成一團,冷不丁有數倍於己的清軍圍殺過來,一時沒有提防,被清軍衝散,分割成幾個數百人的戰團。
李雙喜所領這支最為精銳,所穿甲胄都是荊州供應的鋼製胸甲。他們組成一個小圓陣,奮力抵抗清軍,一時間也打得難分難解。
這支清軍也是穿著內襯鐵片的棉甲,雙方之間清軍比闖軍弓箭強,闖軍卻比清軍護甲好,互相弓箭都射之不透。
圍攻李雙喜的正是阿濟格,他見這支闖軍裝備精良,一時攻之不下,當即大喊:“下馬,抵近步射!”
這支清軍頂著箭雨貼近到離闖軍不到二十步的距離,強弓重箭直取闖軍沒有護甲的麵門,一排箭雨過後,闖軍遭此重創,陣勢頓時被清軍鑿開。
南翼城上,羅虎見此情形,大驚失色,一邊命手下調轉炮口支援李雙喜,一邊派人快馬報李自成處知曉。
而李河亦是不可置信的看著關外絡繹不絕的清軍馬隊,腦海中想起餘誠的電報:嚴防外敵!
原來如此!
李河回過神來,第一時間衝到發報員跟前大喊道:“快,給司令發報,清軍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