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郭嵩燾:西方官司中國打法(1 / 2)

郭嵩燾的名聲,近年越來越響,被譽為“中國麵向西方第一人”。好多一般中國人遇不到的事,他首先遇到。

讀《倫敦與巴黎日記》,發現郭嵩燾告上海《申報》的名譽侵害一案,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樁名譽權案件,卻也是典型的“西方官司中國打法”。

英國人美渣(Major)1872年在上海創辦中文報紙《申報》,郭嵩燾看來很喜歡這張報紙,1876年底他從上海出發赴英,就訂了此報,與國內送來的其他文書信件一道送達。從日記中的記錄來看,路上要走一個半月到兩個月。但是很多國內情況,依然要從這份報紙了解。

郭日記光緒四年(1878年)8月24日記載,此日收到6月20日《申報》,上麵有一篇據說譯自英國報紙的文字,“載古得曼一段議論,意取訕侮而已”。郭馬上召洋員馬格裏(MacCartney),“一切並由馬格裏說”。

這個古得曼是倫敦的一個畫家,屢次給郭嵩燾畫像,並且陪他參觀各種畫廊。郭嵩燾在英國頭一年半,多次記載對西洋美術的看法,看來兩人關係不錯。《申報》上刊出的“古得曼訕侮”,使這位中國第一位駐外使節,甚為不快。感歎“有小德於人亦得小孽報”:大使交遊畫匠古得曼是一種恩惠,而古得曼恩將仇報。

此後郭嵩燾日記中提到此事甚多,每次都極不高興,報紙拿在手裏,經常翻看。半個月後,9月10日記載,再次“詳閱”《申報》該文,“古得曼狂悖刺譏,以為笑樂。而《申報》既詳載其言,又謂英國各種新報,於中國使臣多所誹刺;則亦不知其命意之所在,與所據何種新報以立言。”

當時清廷已經下令召回郭嵩燾,代之以曾劼剛。郭手下洋人,看來盡力平息郭的怒氣。據《日記》,該月16日發回中國的郵包,就有馬格裏和古得曼兩個洋人給《申報》的辟謠信。

該年11月13日,又生是非。“古得曼函示《喀爾立斯拉紮爾那斯》新報5月17日實載有諷刺寫相一段議論。馬格裏甫回蘇格蘭,古得曼即以見示,不獨證其行蹤之詭異,馬格裏與此相與朋比隱秘,亦可想見其大概。喀爾立斯拉斯即古得曼之弟,在此充司事者,其情尤不可恕也。”古得曼追到了謗文的源頭,是英國一張報紙,告訴郭嵩燾。但是郭嵩燾馬上懷疑,是洋人串通來蒙騙他。

兩天後,馬格裏回使館,郭與幾個洋員一一談過,又開始懷疑另一洋員金登幹(Campbell)是主謀。第二天記道:“函致《喀爾立斯拉紮爾那斯》新報館,拷問其辦理倫敦探報事宜係何名姓。緣《喀爾立斯》新報在倫敦北境,古得曼此段議論亦因其辦理探報者傳送也。其謀亦出之金登幹。諸翻譯但雲《喀爾立斯》新報館不知所在而已。”

《喀爾立斯拉紮爾那斯》新報,諸翻譯“不知所在”。我猜測這個長長的譯名,是CarlisleJournal,《卡萊爾日報》。卡萊爾是湖區之北一個中等城市,或許使館的翻譯發音不準,“倫敦北境”也不知是否郭嵩燾自己記錯。CarlisleJournal是英國19世紀出現的地方報紙中較出色的一種,不過也真是夠偏的。總之,郭把整個使館全折騰一個遍,依然不甚了了。

該年8月,清政府已經下令郭嵩燾調任回國,12月郭嵩燾在辦理公文移交,依然發公文給直隸總督與江蘇總督,“請查《申報》館華人誣造謠言”。

次年3月,郭嵩燾回到上海,英國駐上海領事達文波(Davonport)馬上來打招呼,“告知《申報》館美渣於兩次《申報》皆自承認,以為此遊戲文字而已,無足深論。達文波告以君自遊戲,一經按察司訊斷,恐獲罪非輕。美渣一意支吾。達文波之意,亦以為非經律師料理,未足以折其氣。”

於是郭嵩燾開始打誹謗官司,“非與美渣校論得失,但欲窮知造謠之源而已”。他讓手下“久與洋人交涉”的唐景星找洋律師,先找鼾林,後換坦文。

10天之後,美渣表示“願解明前誤,登列新報”,已知“與西洋應得科律”,現在請“英領事達文波為之解說”。於是郭嵩燾表示,“得其誤聽謠言一語,亦可不加苛論”。

這個達文波看來是所有人當中最為狡猾的。隻有他全力支持郭嵩燾,定要“律師料理”,非打官司不可。擺足架勢後,卻“為之解說”,讓大家都有往下爬的麵子。

《倫敦與巴黎日記》到此結束,我們不知道郭嵩燾晚年是否還在為這件事生氣。但是,究竟《申報》譯載了一篇什麼文字,如何“誣侮”,《日記》卻未提片言隻語。最近偶然讀到柯兆銀、莊振祥主編的《上海灘野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其中有一則,把這故事從《申報》角度說了一遍。野史不足為信,但與郭嵩燾日記大致可以印證,似乎不太離譜。

據該書說,這篇文字題為《星使駐英近事》,轉引不具名西文報紙,說大使在英請人畫像。“要求外國畫師須將自己的兩耳都畫出來,因清朝有割耳刑法;一會兒又堅持要畫師把官帽後的花翎畫入,以示此帽之不同凡響,畫師表示為難。郭竟俯首至膝,問畫師曰,今見之否?畫師曰,大人之翎頂自見,大人之麵目何存?結果郭無法,隻好把官帽另置一旁,連同其免冠之身一同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