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孫策衝鋒在前,他劉勳隻需要等著呂布戰敗即可,何須主動發起進攻?
萬一孫策這個晚輩,根本打不贏呂布,縱然自己打下舒城,真的能守住這座城池嗎?
在侄子劉偕戰死,舒城淪陷之後,劉勳其實就已經沒有了稱霸揚州的夢想,隻是想安安心心守著自己的皖城,做一個逍遙太守。
有三萬大軍在,他相信守一座城還是沒問題的,兩座的話他有心無力。
劉曄並非不知道劉勳是一個扶不上牆的貨色,不過他心中自有考量。
廬江作為揚州重鎮,無論是江東孫策,還是徐州呂布,或者是豫州的曹操,必然都會爭奪此地。
作為大漢宗室子弟,劉曄對孫策和呂布這樣的軍閥都沒有一絲好感。
在劉曄心中,大漢永昌,哪怕是暫時皇權不振,可總有一天會有一位如同光武帝一般的天之驕子從天而降,匡扶漢室。
在這期間,他隻希望遠在許昌的傀儡皇帝能多撐一段時間,不能讓百姓忘記了這個天下人就是他們劉氏的天下!
為了這個目標,他早已經在暗中與許昌的曹操聯絡,一旦時機合適,便會將完整 的廬江獻給曹操。
隻是,變數來得太快,袁術剛死,呂布就勢如破竹般地占據了整個九江,並攻陷舒城。
這一切,讓劉曄反應不及。
孫策派周瑜前來商議共討呂布之時,劉曄便看準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讓孫策與呂布狗咬狗,劉勳坐收漁翁之利。
呂布縱橫天下數十年,數次對戰曹操,卻屢屢險死還生,現在更是突破了曹操的封鎖,開始覬覦淮南之地,這絕對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而江東孫策,是天下最年輕的諸侯,以弱冠之年,靠著從袁術手中借取的數千兵力,竟然在短短數年間平定江東,猶如一隻出籠猛虎,有虎踞江東,顧盼天下之勢。
隻要讓這二人兩虎相爭,無論孰勝孰負,對劉勳來說都是好事。
隻是,如何勸說已經抱著躺平態度的劉勳呢?
“明公,此戰若是孫策勝了,您說他會不會北上伐我皖城?”
劉勳對這個問題根本想都不用想,惡狠狠地道:
“孫策父子皆如豺狼,其父孫堅當初便是以下犯上之輩,孫策更是野心勃勃,必然會犯我廬江!”
劉曄點點頭,繼續問道:
“若是呂布勝了呢?”
劉勳臉上的恐懼之情一閃而逝,嘴上卻是倔強地道:
“呂布已經奪我舒城,難道還想奪我皖城嗎?”
劉曄對他嘴硬心懼的態度不以為意,繼續說道:
“無論這一戰孰勝孰負,明公的皖城都會被獲勝一方覬覦,甚至二人同時進攻也不是沒有可能。”
劉勳臉上出現了一絲不滿,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已經困擾劉勳多日的煩惱,他如何不知?
不過,劉曄畢竟是他麾下最足智多謀的謀士,他還是耐著性子,問道:
“子揚何以教我?”